在iPhone當道的日子里,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比如Android的崛起、Palm的消失、黑莓的衰落;又比如三星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制造商,被取代的諾基亞似乎已找不到未來方向。
這是個人計算市場一個令人激動、極具挑戰性而又變化迅猛的時代。
在操作系統平臺、應用以及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上,Android不僅認同蘋果的理念,并且發出了對傳統手機制造商而言更為致命的一擊,它將自己變成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自由使用的平臺。
所以如果這個行業忽然之間冒出了很多新玩家,那你不應該感到奇怪。不過你卻不妨多想想另外一個問題:它們究竟可以玩多久?
昨天和今天
4月18日,德國人Hagen Fendler走上演講臺。這位前寶馬設計師、歐洲設計大獎紅點獎(Red Dot)評委的任務是向在場的觀眾介紹一部中國手機。
發布會的地點選在了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主辦方鄭重其事地稱其為“全球首發發布會”。“這部手機想傳達的設計思想是純凈、簡潔,能夠無干擾地實現人與機器的情感交流。”Hagen說出這句話時,他身后的大銀幕上出現了一部名為Ascend P1的手機。
它來自中國的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過去,這家公司跟手機產業的交集僅在于它為運營商大量制造的貼牌產品。Hagen對《第一財經周刊》說,當他在2010年年底來到華為公司的時候,他還無法指著那些外形大同小異、毫無設計元素的運營商定制手機說出上面的話。
華為公司珍視自己的歷史。在深圳總部一幢大樓的地下一層,它建起了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展示大廳,陳列了歷史上廣受歡迎的分布式交換機、通信基站,以及近兩年生產的各種手機終端。P1和另一款D Quad手機被特意放置在一個獨立柜臺中,以顯示它們與過去產品的不同。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華為手機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就像那些業已成名的老手一樣。Hagen說,新手機傳達的設計語言,將沿用到華為手機最近兩年的后續產品中,形成一種“家族式”的特征,這樣的意圖是讓消費者能夠第一眼就認出華為手機。
在華為聲勢浩大地發布P1之后差不多兩個月,6月14日,雷軍(微博)宣布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300萬臺,并認為在2012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增加到500萬。這家公司特意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參觀位于北京的新物流倉儲中心,體驗小米手機的發貨流程。
倉儲中心占地4200平方米,200名員工分為早班和晚班,24小時處理訂單。在這里,客服每天大約接通2萬個電話,最高峰達到7萬個,每天還有約8000人在網站上進行在線咨詢。為了提高效率,電池等小配件被直接放在了包裝線上。
在一年以前,沒有人能夠想象創業公司小米推出的手機可以達到這樣的規模。2011年8月,當雷軍宣稱小米公司要做手機的時候,他遭遇了普遍的質疑之聲。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雷軍應該好好從事開發米聊和MIUI這兩份當時看起來還很有前途的職業,至于自己做手機?別開玩笑了。
它們都得感謝Android,這個平臺解決了關鍵的操作系統問題;它們也許還得感謝蘋果,風靡世界的iPhone真正培養了用戶使用手機上網的習慣,向落后低效的WAP揮手告別。與此同時發生的還有,從應用、服務、操作系統(或者類似操作系統平臺)開始,互聯網公司紛紛與手機制造商合作,推出內置自身應用的手機。
無論是騰訊、阿里巴巴、百度,還是盛大、網易、奇虎360,互聯網公司進入手機市場都有一個看起來無比正確的理由:手機、平板這些形形色色的移動終端,開始成為訪問互聯網的主流手段。如果能在這些終端上直接內置自己的服務,同時保證體驗,也就掌握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
在行業里,這叫“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又叫“以互聯網的方式做手機”。在中國,這種風潮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又源于小米公司。這家由雷軍創辦的互聯網企業最初以手機即時通訊工具米聊,以及基于Android的定制手機操作系統MIUI聞名,在掌握用戶之后切入手機市場。它沒有與手機制造商合作,而是堅持自己推出手機。在其他后來者之前,小米將自己變成了一家“手機公司”。
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是因為在Android平臺上發現了新規則,而華為的進入則更像是下了一個賭注。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華為的計劃是“三年進入全球領先的手機品牌”,他承認蘋果和三星的確已經占有了大部分行業利潤,不過這并不表示華為沒有機會。
國際咨詢機構Ganter在2012年年初的一份報告認為,蘋果、三星兩家公司,已經占據了手機行業整體利潤的70%。還有一些分析報告甚至認為,這個數字可能高達90%或99%。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昨日,一則諾基亞在中國區合并銷售大區并且裁員的信息,讓業內外再次感受到諾基亞向外傳導出的寒意。這與諾基亞在華并不理想的銷售業績有關。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昨日,一則諾基亞在中國區合并銷售大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米華為智能手機挑戰者未來之路不平坦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