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南開大學迎來了新生報到,而隨著8月底9月初大學新生入學潮的到來,年年一片沸騰的校園通信市場用戶爭奪戰也拉開了序幕。去年7月,工信部公布《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首次針對運營商校園營銷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做出規范。目前看來,今年本市各大運營商的校園營銷明顯理智很多。業內人士分析,這一方面得益于去年的“政策降溫”;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校園用戶對電信服務的部分需求變化以及運營商的理性回歸。
運營商拼低價拼流量
走進南開大學,只見各大食堂、體育場邊滿是運營商的促銷攤位。今年,價格戰仍是運營商校園爭奪的主題之一。天津移動促銷人員表示,今年移動推出了預存200元話費承諾在網48個月返還1100元活動,并推出了最低月18元的資費套餐。天津聯通也推出了存799元話費送手機活動,最低2G月套餐為15元、3G為36元。天津電信則推出了預存290元、在網24個月、每月最低消費為19元并獲得一定話費返還的優惠。
此外,記者也發現,隨著3G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今年各運營商推出的各類資費所包含的流量較往年均有所增加,最低也都在50M至60M。
新生不換號 需求有變化
“高三時我通過聯通合約計劃買了臺iphone手機,這次來津上學我就不打算換手機號,更不打算換手機了。”來自北京的大一新生小毛說,“因為我跟iphone綁定的聯通3G手機號資費全國統一,沒有漫游費,接聽也免費。”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在今年的大一新生中,還有不少人與小毛情況相同,一改往年大一新生一到校就換手機號的情況。這些同學多為中國聯通3G合約計劃用戶,不換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聯通全國統一的資費使得他們沒有換號的必要,另一方面繼續使用原號碼也方便和家鄉老友保持聯系。
對于這些在無形中減少的潛在新增用戶,運營商也并非毫無準備。天津移動就利用其3G網絡推出了預存720元送50G流量和一個可將移動3G信號轉變為wifi熱點并同時供最多5個無線設備上網使用的上網伴侶設備,將用戶爭奪戰的戰線拉到了手機用戶以外。
相互“血拼” 不如長線投入
當記者昨天再次來到南開大學時發現,前一天還遍布南大食堂操場周邊的運營商促銷攤位已明顯減少到了每家一至兩個。相比往年比資費、比營銷、比禮品氣勢的長時間爭奪,今年運營商的表現倒顯得頗為理智。
有業內人士分析,大學校園歷來成為運營商必爭之地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高校學生有望成為運營商的潛在客戶;二是大學生更愿意嘗試新業務;三是高校本身就是一個高度集中的大市場;四是如今通信市場整體趨于飽和、存量爭奪難度加大,新生入學加之“中秋”、“國慶”雙節,將為新增用戶市場帶來一系列新的增長點,并成為度過第二季度平穩期后,各運營商沖擊全年工作指標的又一次發力。
對此,天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魏臻指出,學生用戶多存在號碼依賴性不高、生活規律軌跡相對單一、通信圈子相對固定、資費消費能力較弱等特點。雖說校園市場對整體業務貢獻率近年有所提高,但其一時得失并不足以對整體競爭格局產生顯著影響。因此,運營商與其將資源集中在短時間內和競爭對手“血拼”,不如將經營重點放在如何鞏固用戶忠誠度、提升用戶在網價值上,通過用更好、更多樣的服務長線吸引學生用戶。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副總裁薜濤海最近表示,中移動今年全年的資本開支約為1300億元,其中,TD-SCDMA及TD-LTE網絡的投資由母公司承擔,而對TD-SCDMA手機的補貼金額調高至260億元。而近日中移動總裁李躍則表示,中移動不會隨便減價>>>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