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柴崎)咨詢機構IHS iSuppli在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蘋果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品牌排行中排名第7,出貨量為520萬部,占中國市場出貨總量的7.5%。這一成績不僅只有三星份額的三分之一,也落后于國產的“中華酷聯”。
這當然也與蘋果一直未與國內最大運營商中國移動合作有關。對后者來說,其對iPhone的興趣可能已經逐漸減弱。
中移動減弱對iPhone興趣 調整終端戰略迎新挑戰
IHS中國電子行業研究主管凱文·王(Kevin Wang)說:“在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中,蘋果是唯一一家尚未提供兼容TD-SCDMA網絡產品的公司。對蘋果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劣勢。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TD-SCDMA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網絡制式,相關手機的出貨量從2011年至2016年將增長10倍。”為此,IHS建議道:“蘋果需要與中國移動談判,拿出合作細節。如果高通芯片將支持TD-SCDMA,那么蘋果將可以于2013年推出TD-SCDMA版本的iPhone 5。”
目前中移動正面臨著盈利能力下降的壓力。根據昨天剛剛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財報,中國移動營收達2665億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622億元,同比增長只有1.5%。受此消息影響,中國移動昨天相關股票跌幅超過5%。不過,在近日召開的201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會上,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則對媒體表示:“因為高通TD-LTE芯片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照目前的時間點來推斷,蘋果iPhone 5發布時很難有TD-LTE版本”。中移動總裁李躍則對此表示,中國移動的終端業務策略將改變,未來將大力發展中高端機業務,希望可彌補目前未能與iPhone合作的損失。
這似乎也說明蘋果與中移動的牽手并不像IHS所說得那樣容易。瑞銀分析師Steven Milunovich就對蘋果與中移動的結盟不抱太大希望。瑞銀分析師王進琎認為,首先,它與蘋果達成iPhone合作協議的時間可能遲于市場預期。如果沒有中國移動的大力支持,蘋果不會有很強的動力去推動TD-SCDMA制式iPhone的開發,而對于這樣的定制產品,蘋果會提出比較苛刻的條件,包括對最低銷量、手機補貼以及市場推廣等的承諾。但是,中國移動管理層對iPhone的興趣可能已經減弱,因為在手機產品供應方面,中國移動已經渡過了最糟糕的階段,iPhone手機補貼成本也可能給中國移動的利潤率和利潤帶來很大壓力。
其次,LTE在中國實行大規模商用仍需時日。在最近的一次媒體訪問中,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表示,不能跨越TD-SCDMA去發展TD-LTE。原因是:TD-LTE達到商用成熟度還需兩年左右時間;短期內中國移動將要依靠TD-SCDMA網絡來支持數據業務的強勁增長。我們認為這樣的預期是較為合理的。
最后,中國移動面臨的監管風險日益上升。中國移動通信行業2008年開始重組,至今已有5年,而競爭格局基本未變,中國移動仍在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監管部門正在探討不對稱互聯互通費率,也將擴大攜號轉網試點覆蓋城市。這些監管趨勢都會對中國移動構成不利影響。
其實,中移動也在積極調整自己的終端戰略。去年10月,中國移動成立了旗下的終端公司。但相對國內其他兩家運營商而言,中國移動終端公司成立較晚。中國電信的天翼終端公司成立于2008年,中國聯通的終端公司聯通華盛成立于2005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終端公司已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運營模式相對比較完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終端公司早已在用戶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中國移動此時建立終端公司正是看到其重要性,這就難免會在技術上、產業鏈的合作上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并且,三大運營商都建立終端公司,難免會陷入同質化競爭。因此,中國移動要打造強勢TD終端和完整的終端產業鏈,未來的路也許還很遠。
推薦閱讀
在智能機普及率劇升的背景下,山寨智能機的價格優勢不再,市場發展前景也不甚明朗,廠商亟待尋求創新模式,品牌轉型或能實現華麗轉身。 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數據顯示,聯發科在2012年第一季度成功擠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移動失去與蘋果合作興趣 iPhone補貼高是主因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