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小米將米1調價至1299元,但隨即宣布無貨;兩日后米2發布時意外推出米1S,其中別有故事:去年底聯通向小米采購百萬部米1,目前仍有四五十萬部待銷,小米單方面降價,聯通將損失超過3億元。目前后者正在向小米討要價格保護。小米左右為難:提供價保,全年利潤盡失;不提供,運營商渠道以后將徹底關閉大門。推出“新瓶裝舊酒”的米1S,變相提價是最好的辦法。
聯通與愛施德向小米討要3億元價保
“小米、愛施德和聯通還在博弈,關鍵點還是價格保護”,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聯通通過代理商愛施德和小米簽訂百萬臺的采購框架協議,目前仍有半數積壓。小米單方面降價700元,聯通庫存瞬間損失超過3億元。而按行業慣例,渠道商有權向終端制造商討要這部分價差(即渠道價格保護)。
“去年底簽訂的是采購框架協議,是分批次采購的一百萬臺米1。其中愛施德給小米的賬期是0天(即現金交付)至15天不等,聯通給愛施德的賬期是15至60天,這筆貨款很早就已經打到小米賬上了”,知情人士透露,正是因為這種結算模式,才為后來的沖突埋下隱患。
8月14日,小米宣布將第一代產品米1的價格從1999元調至1299元,價差高達700元,當日坊間即傳出聯通與小米關系破裂,將停止合作的消息,有媒體報道稱合作破裂因“小米返修率高、售后差”。“真實的情況是因為價格保護沒談妥,聯通和愛施德放消息出來給小米壓力。”
“根據行業、產品和品牌的不同,IT產品渠道價格保護體系適用期在兩周至一個半月,也就是說渠道商在兩周至一個半月之內付款拿貨,廠商調價需要把價差補給渠道。運營商這么強勢,有更強的話語權,價保時間也會延長”,一位關注IT產品渠道的業內人士表示,聯通后面批次采購的米1,時間并不長,應該可以享受價保措施。
網易科技就上述消息致電雷軍及黎萬強,電話均未能接通。
聯通銷售部門一位高管表示,他對小米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但和運營商合作,價格保護是必須的,“手機降價這么快,不給價保誰敢賣啊”。
愛施德方面討要價保的決心更大一些,其財務已經受到小米等手機產品庫存跌價的嚴重影響:愛施德2012年半年報顯示,營收88.44億元,凈虧損2.6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虧損1.9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2.53億元。愛施德官方表示,上半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行業快速變化,庫存持續跌價。
3億元價保:相當于小米全部凈利潤
3億元的價保,對于小米來說,不算少,當然也不算多。
雖然米2配件采購及庫存周轉需要沉淀一大筆現金,但米1熱賣后回籠的資金,加上剛剛融到的2.16億美元,3億元對小米并不是大數目;但另一方面,3億幾乎相當于小米一年來的所有利潤,線上賺吆喝量始終起不來,線下運營商渠道又有可能因為價保利潤盡失,小米模式是否暗藏硬傷?
有媒體統計過米1的銷售路徑: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前四個月共發售20萬臺,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分批次發售約200萬臺(含運營商渠道),2012.6月通過發放優惠券變相降價300元(即1699元),8月中旬雷軍公布米1銷售額:352萬部。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12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的運營收入達到2665億元,中國電信1380.2億元,中國聯通1252.9億元,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上半年收入之和為2632.9億元,是中國移動的98.8%,基本上開謂相當了。受宏觀經濟下行、移動互聯網沖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