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成了北斗星通的一道無解之題。
9月4日,北斗星通發布公告,擬通過配股募資不超過5億,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變賣6000萬房產、與銀行簽訂最高授信額度4.8億元合同、兩次通過募集的資金來補充現金流不足,北斗星通通過各種方式補充現金流,卻也因此背負巨額債務。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公司近年來經營現金流量屢屢為負、企業凈利潤下滑嚴重所致。
2012年上半年,北斗星通實現營業收入2.44億元,同比增長20.44%,凈利潤卻少得可憐,僅177.56萬元,同比下降90.93%,經營性現金流為-2153.22萬元。
公司方面同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凈利潤預減60%-80%,原因是市場競爭導致毛利下降,芯片業務虧損加大以及人工成本上升所致。
“北斗星通處于對北斗芯片的投入期,所以導致這樣的財務狀況。”廣發證券分析師黃亞森對本報記者表示。
截至6月30日,北斗星通募集資金余額僅為900.79萬元。“再不股權融資,這個公司的現金流無法支撐運作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資金鏈懸于一線
作為衛星導航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北斗星通于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經營衛星導航、光電導航、慣性導航、運營服務、汽車電子五大業務。
然而,對于北斗星通來說,資金缺口就如一個無底洞。
從上市之初延伸至今。除了2009年實現了1.11億元,其余的2008年、2010年、2011年,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787.85萬元、-3312.15萬元、-1110.47萬元。
偏低的利潤率,是公司“造血”能力不強的重要因素。
公開資料顯示,北斗星通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實現營收2.29億元、2.94億元、3.29億元、4.84億元。
不過營收的穩步增長并沒有為公司帶來多大的盈利。
2008-2011年,北斗星通分別實現凈利潤4584.92萬元、5103.96萬元、4129.80萬元、3816.65萬元,凈利率分別為20.02%、17.36%、12.55%、7.89%,凈利潤率持續下降。到了2012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是低至0.73%,已達公司盈虧平衡點的極限。
逐年走低的凈利率未見好轉,北斗星通一直在想辦法從外部“輸血”。
2012年2月,北斗星通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高性能SoC芯片及應用解決方案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剩余募集資金為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將項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3051.53萬元(不含利息)變更為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9月3日,北斗星通公告稱,公司建設中的北斗星通導航產業基地(位于北京市永豐產業基地內,約4萬平米),預計2013年8月投入使用。為提高公司資產運營效率,因此擬以人民幣6000萬元的價格,將金隅嘉華大廈A座10層房產出售給王玉平,籌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用于生產經營。
9月4日的配股募資計劃如成行,則是公司今年第二次募資以補充流動資金。
這一切,都是為了解決公司目前巨大的資金壓力。
中報披露,公司目前總負債5.91億元。同時,北斗星通手持貨幣資金為1.65億,預收賬款2533.35萬元。這意味著,公司手持貨幣資金加上預收賬款只能勉強償還高達1.8億元短期借款。剩余不過900.79萬元的募集資金余額,面對余下超過4億的債務無疑是杯水車薪。再考慮到公司已經長期失去自己“造血”的能力,配股融資對公司而言已是迫在眉睫。
經營虧損——借款——融資還款——再借款投資已經成了北斗星通的一個怪圈。
核心業務盈利艱難
實際上,北斗星通這樣的業績源于公司業務的“青黃不接”。其傳統主營業務汽車電子導航遭遇激烈競爭業績急劇下滑,而新興業務“北斗芯片”還未真正走進市場。
中報顯示,汽車電子導航業占公司總營收比例達33.97%,但毛利率僅為18.55%,遠低于其他主營業務。公司測繪與高精度應用業務毛利率28.78%、海洋漁業業務達35.9%、國防業務更達50.53%。
廣發證券分析師黃亞森告訴記者,汽車電子導航系統分前裝和后裝兩種,前裝一般都被大廠商所壟斷,汽車出廠時就有安裝,后裝產品則競爭激烈,價格不斷拉低。
而據公司稱,其汽車電子行業成本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正因新開拓了后裝業務。
曾供職于北斗星通在國內的重要合作方——中海達的一名銷售工程師告訴記者,一套GPS裝備在2009年能賣到10萬元,而現在只能賣到2~3萬元,而作為GPS的核心——芯片和板卡就是由北斗星通提供的。公司的利潤降低情況由此可見一斑。
中海達副總裁李中球也表示,由于技術門檻低,(汽車電子導航)正規軍在價格、銷售渠道上敵不過“山寨軍”,可謂是“競爭慘烈”。
李中球認為,北斗星通這兩年來致力于研發“北斗芯片”耗費了不少人力財力。盡管這一產業是有前景的,但是什么時候盈利說不準,要看北斗星通以后的著力點——是選擇斥巨額博“北斗芯片”一戰,還是選擇繼續打造汽車電子導航的終端業務。
轉型步履蹣跚
中國GPS網曾稱,北斗系統是新形勢下國家的新興產業,對于我國打破美國GPS的壟斷有重要意義。
但是,這一業務進行得并不順利。
“北斗星通投入了太多人力和資金。”黃亞森說。
李中球進一步表示,國外產品技術日臻成熟,國內要打破這種技術壁壘需要耗費人力物力。北斗星通在項目的極力擴張也印證了他的說法。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公司曾增發募資3億資金將投入四項目:北斗/GPS海洋漁業生產安全保障與信息服務規�;瘧酶呒夹g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高性能GNSS模塊與終端研制及批產化項目、高性能SoC芯片及應用解決方案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北斗星通導航產業基地項目。
此外,與海南省政府合作的、總投資為0.8億的海南省海洋漁業安全生產北斗衛星導航通信系統項目于6月30日完工。
但這些項目目前都還沒為公司帶來實在的盈利。
中報顯示,主要負責研發北斗芯片的北斗星通控股子公司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大虧1520.82萬元。
“雖然和芯星通獲得了國內首個‘萬級’北斗芯片訂單并銷售了少量高精度衛星接收機,但是由于北斗行業應用市場仍未打開,公司芯片及模塊銷售量仍然很少。”東興證券分析師王明德稱。
“對于北斗芯片的推廣,現在更多的只是軍用,慢慢地涉及到電力設備這樣的行業,最后才發展到民用。”黃亞森預計北斗芯片的推廣還需要一段時間。
今年年初以來,北斗星通股價從年初的22.24元曾一度小幅上漲至2月24日的24.3元,不過此后卻大幅走低。9月5日,收報15.4元。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30.76%。
9月4日的配售方案顯示,北斗星通將以刊登配股說明書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為基數,采用市價折扣法確定配股價格。
對此,黃亞森和李中球都表示“不好評價”。
公告顯示,9月19日,北斗星通將召開2012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于公司配股方案的議案》。
“未來不確定性很大。”黃亞森預測。
推薦閱讀
諾基亞CEO埃洛普說,我們也可能推出一些新的(基于WindowsPhone7.8的產品),但我們目前還尚未作出決定。 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天對諾基亞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在紐約的發布會上,該公司推出兩款全新的Lumia智能手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