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聯想集團宣布將收購巴西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行業領導企業CCE,以謀求在巴西“PC+”領域的領導地位。
聯想集團官方表示,這次收購將顯著提升聯想在巴西這個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市場的業務規模,并在當地獲得生產制造基地,以及包括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在內的“PC+”時代四屏產品組合。
聯想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偉明昨日(9月6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闡明了收購CCE公司的戰略選擇,“如果有這樣一家公司在PC之外也有基礎,收購它的戰略意義絕不低于一家只有PC且PC市場份額較大的公司。”
按照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的“PC+”戰略,聯想在傳統PC業務之外要發展智能手機、平板、智能電視等業務。在這場圍繞屏幕展開的消費電子闖關中,聯想已經在傳統的PC及手機業務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要達到未來五年占據全球超過一半份額的智能電視市場目標,初期的銷售成績并不樂觀。
尚缺聯想版Galaxy
聯想集團在巴西市場發力消費電子產品的意圖明顯,目前CCE除PC之外,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電視方面也有相應的產品和品牌。但是聯想目前在巴西除了PC外還沒有其他的產品。
在中國內地,今年聯想在消費電子的兩個屏幕——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領域都加大了注碼。
根據聯想集團發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業績 ,其PC業務在與惠普進一步拉近距離的同時,其智能手機業務亦取得了內地市場份額第二的位置。
來自賽諾的數據顯示,聯想6月份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智能機銷售份額占13%,7月份的市場份額是13.3%。
如操刀智能手機業務的聯想集團副總裁劉軍所說,這可能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手機市場的最好成績。
根據楊元慶的說法,目前聯想在中國的智能手機業務中,開放市場應該占25%~30%的占比。“我們會繼續投資開放市場,讓MIDH(聯想研究開發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科研小組)和智能手機業務在很近的未來會有利潤。”
艾媒網首席分析師張毅日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聯想智能手機之所以在內地運營商綁定銷售渠道中取得好的銷售成績,有兩個關鍵原因:一是聯想所推產品以千元智能為主,二是聯想在運營商渠道中投放的機型數量比較多。
不過,綁定運營商銷售雖然可以促進產品的銷量,但也使得手機廠商利潤降低。張毅表示,“這對聯想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實際上,除了利潤外,聯想移動還面臨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缺乏具有號召力的明星產品。
在2010年推出樂phone智能手機時,聯想曾想過要走類似于蘋果的“一款產品打天下”策略,但后來證明這個策略是不成功的,主攻中高端市場并沒有在讓聯想銷量達到預期的效果。
2011年8月8日,聯想跟中國聯通綁定推出第一款千元智能機A60,在中低端手機市場打開了局面。去年,聯想調整智能手機產品線,開始逐步涵蓋中高低端,但并沒有打造出明星機型。
張毅表示,相比三星,“聯想還要在精品機型打造和品牌傳播方面下一些工夫。
目前,同樣以機海戰術著稱的三星在高端機型上擁有了被市場認可的Galaxy系列,其剛剛發布的Galaxy3在兩三個月內就創下了1000萬臺的全球銷量。
大屏曲高和寡
此次收購巴西CCE,聯想除了看中這家公司在巴西這一新興市場的品牌和渠道地位外,智能電視也是一個加分項。之前,聯想曾高調推出智能電視戰略,但推進緩慢。
“MIDH目前的重點還是中國市場,但我們有計劃逐步在不同的國家推出。在巴西,我們除了PC沒有其他產品,之所以看好CCE,是因為它的電視業務做得比較早。”黃偉明透露。
今年5月份,聯想集團正式推出超高端的K系列四款智能電視,是全球首款谷歌認證的基于Android4.0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在發布會上,親自出馬的楊元慶援引了一組龐大的數據來證明智能電視未來的發展潛力。
楊元慶當時說,智能電視是聯想繼傳統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后推出的最大屏幕“PC+”產品。它的上市,標志著“PC+”產品布局的初步完成。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王某辯稱:“我家與基站距離近,基站運行時,我娃兒剛出生不久,天天鬧、又愛生病,家中老人身體也不好,周圍居民對我說,這一切是因為基站輻射造成的。為了家人健康,我就去把線剪了。” 1歲的兒子愛哭鬧、身體不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手機存巨大挑戰:利潤低缺乏精品機型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