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透露,籌備近兩年時間的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后簡稱國網)幾經波折后,終于有望塵埃落定,國網公司有可能將在11月正式 掛牌。有行業人士分析,在不久的將來,廣電作為國內第四大運營商與目前電信、聯通、移動瓜分通信市場這塊“美味蛋糕”,但也有人認為,這條路會很漫長也會很艱難。你怎么看呢?
國網面臨的幾大難題
一是新方案啟動資金少了5億:公開資料顯示,最初廣電總局提出由國家財政注資800億元成立國網公司。方案被否后,又提出財政部僅負責前期啟動資金45億元的調整方案。而獲批方案將原來的45億元啟動資金砍成了40億,啟動資金減少5億。
二是來自三大運營商的阻力:作為第四大運營商的國網,其成立一直遭遇到來自三大運營商的阻力。業內有觀點認為,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逐步成為全業務運營商之后,處于弱勢的廣電系很有可能在與電信的較量中,不僅副業沒有做好,還會丟掉自己的主業。
三是面臨著內部如何整合的問題:如何將各地有線整合成一張網是廣電下一個必須直面的嚴峻問題。國網還缺少收購地方有線運營商的資金。國網公司掛牌后,除了繼 續出資完善干線網外,更重要的是要將已經完成省網整合的各地廣電運營商納入其中,而原來的800億元方案被否后,40億元的啟動資金顯然杯水車薪。同時, 相對于缺乏資金實力的中西部地區省網,廣電系統內已經上市或者積極籌備上市的歌華有線、華數傳媒等公司也將是國網整合中繞不過去的“釘子戶”。對于上市企 業的資產整合,究竟是按照市值來評估,還是按照資產評估尚無定論。而這些公司是否將退市也是一個問號。這些公司未來的資產如果按照市場價格評估,對于國網 來說將是巨大的挑戰。
國網成立后的分析
1、廣電的核心資產是有線電視網絡,覆蓋數億用戶,具備了大規模發展寬帶用戶的基礎條件,肯定會和有線電視捆綁銷售。
2、加緊建設骨干網和更多租用國際出口帶寬。
3、依靠和政府的密切關系,在新建小區、商務樓的接入上將占優。
4、搶奪技術和市場人才。
有觀點認為:國網要和三大運營商PK,要走的路還很長
廣電要進入寬帶市場,要和三大運營商PK,要走的路還很長。不僅僅是安個寬帶,發展幾個用戶,每月包月收錢這么簡單的事情,真是這樣,就是純粹的管道嘛,是做不長的,相當于是拿資源換時間價值。電信做寬帶做了這么多年,積累的不僅僅是基礎的東西,還有IT支撐,業務平臺一系列和寬帶業務密切相關的東西,也就 是說有增值業務,有手段,有安全保障、有裝移維體制等整個體系在維系寬帶。加上原有的管道、光纖資源,這些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推薦閱讀
到了小米2發布時,同樣夸張的高配置,大家卻普遍預期小米的售價還會是1999元——此時用戶的預期顯然已經提高了,你如何在定價上再超出用戶的預期? 10月30日,首次開放購買的小米2在2分51秒內便被一搶而空。然而僅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電變身通信運營商 移動聯通電信或遇勁敵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