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上月華為中興通訊在美國遇阻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甚至一度有人擔心中國企業能否“走出去”的問題。不過,從其他一些地區的動向來說,也并非所有國家都禁止中國通信企業。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昨日法國“北部政府投資促進局”局長亞納必多萊(YannPITOLLET)說:“對中國的通信等企業,法國不會有任何阻撓,目前已經和中國的電信企業有了溝通與合作。法國會公平地對待所有進入歐洲的中國企業。目前中興也正想進入歐洲的市場,雙方會簽訂一些合作的協議。”
對國內通信企業示好的并非只有法國。德國《明鏡周刊》上月曾采訪德國運營商以及安全專家,當地幾大運營商均對與華為和中興的業務合作表示信任。德國電信證實,華為和中興提供了“固網和移動網絡的不同組件”。然而,這些產品“通過了我們的測試,滿足我們的要求”。“不符合我們安全需求的的技術我們是不會采用的。”“我們并未在各種各樣的產品中發現任何漏洞的具體證據。”
在英國,上月底,英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EE(Everything Everywhere,T-Mobile與Orange合資)正式在英國開通4G商用服務,并同時宣布,該網絡的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均由華為獨家提供,與此同時,華為還作為該網絡的主要終端提供商之一,為用戶提供LTE手機終端。
媒體評論稱,EE的舉動讓市場人士相信,來自歐美電信運營商的支持將幫助華為等廠商打破來自歐美部分國家政府的阻礙,近一步進入歐美市場。華為在英國的其他客戶也很快表明自己將繼續使用該公司產品和服務的立場。TalkTalk公司的發言人說:“我們已經與華為公司合作多年,英國電信行業的大部分企業與我們一樣,因此我們將繼續與其合作。所有與華為公司合作的英國公司都已經獲得了相關政府機構的批準。”英國電信也表示:“英國電信的網絡有著強大的安全控制和內在順應力支撐。我們將繼續與所有供應商和政府在相關領域密切合作,確保網絡的安全不受損害。英國電信的核心網絡中并沒有華為公司的智能或處理組件。我們已經嚴格審查并保證我們的網絡安全無虞。”
歐洲并沒有隨其美國伙伴起舞,而是嚴守著自己的底牌。
美國投資者網站MarkerWatch.com分析文章稱,華為目前在電信設備制造領域的實力有目共睹,除了可以提供電信運營商所需的各類設備外,其價格也低于思科等歐美廠商,對歐美運營商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經濟參考報》援引華為海外業務相關負責人的話說,目前華為已和歐美多數電信運營商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這些廠商不但目前使用華為的設備,未來仍將采用華為的設備。對于所謂的“安全性”調查,華為會嚴守歐美國家法規,并根據運營商要求提供合格的設備。
似乎美國人的心態與歐洲人不同。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援引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約翰-奎爾奇(John Quelch)的話說:“華為與中興代表著一種新現象:一個前第三世界國家在生產第一世界的技術。對此,美國企業在心理上很難接受。”
如果由華為中興案延伸開來,基于中美兩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的戰略競合形勢,更多欲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公司、特別是在主流產業里會跟美國主流公司形成競爭關系的中國公司,會遭遇只可能比以往更強的游說阻力。
在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吳柏均看來,華為幾次三番地在美國市場受阻并不令人奇怪。“事實上,經濟蕭條時期的貿易保護主義由來已久”,他表示,“在繁榮時期,那些主導全球供應鏈體系和市場的國家和企業是自由貿易的推動者,而一旦經濟衰退,外部市場的增長不明顯,他們就會實行貿易保護,這種狀況一直要持續到經濟恢復。”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合伙人丁杰則認為,華為和中興的受挫從另一個角度看有著積極的一面——畢竟,優秀的中國企業已經能夠讓美國政府及行業巨頭感到威脅。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大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中國公司以“攪局者”的形象崛起,被排擠和打壓很可能成為未來的一種常態。
“應該說,面對中國企業的異軍突起,國外也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我感覺一時間大家都會不太適應。”丁杰稱,“一方面,過去幾十年中國制造已經牢牢樹立起低質低價的形象,現在以技術和品牌的方式競爭時,其他國家可能需要一個調整認識的過程。另一方面,國內本身的輿論環境也不盡人意,類似于食品安全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也會對希望海外拓展的品牌造成傷害,等于一個負面的背書。”
拋開表面的“企業形象”因素,或許背后更為深層的原因是,中國企業整體還未進入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環節,導致中國公司在全球競爭中的話語權不強。用吳柏均的話說,絕大部分中國企業只是在全球的供應鏈體系中扮演一個加工的角色,并未構建起一個生產協作體系,“單靠華為單槍匹馬地深入西方陣營里去很難”。只有中國企業整體的生產研發能力得到提升,并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擁有強大的力量,這些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推薦閱讀
據了解,我國地鐵CBTC系統確實主要采用2.4GHz或5.8GHz頻段接入頻點,而2.4GHz頻段屬于免費公用頻段,不受保護。經過研究證明不能徹底避免CBTC被干擾的可能性,因此,地鐵列控配置專用頻率才是徹底解決之道。 11月6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中興歐美待遇不同:未建生產協作體系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