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左川)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索尼移動通信明年計劃出貨5000萬臺智能手機,當中30-40%的手機可能會外包給臺灣ODM企業。索尼移動預期2012年出貨智能手機3500萬臺,比去年增長50%。不過,今年索尼移動不太可能扭虧。
移動通信業務已成為索尼集團的主要盈利增長點。索尼二季報顯示,在電子業務方面,索尼的數碼影像及解決方案業務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6.7%,為1826億日元;游戲業務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5.8%,為1482億日元;移動產品及通信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2.1%,為3004億日元(約為38.5億美元);家庭娛樂及音頻業務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5%,為2360億日元;部件業務銷售收入下降16.6%,為2499億日元。
相比三星、HTC等Android手機商,近年來索尼愈趨保守,其創新基因亦敗在了蘋果和三星陣下。華捷咨詢電子消費行業分析師李元凱則指出,從單機價格看,索尼手機業務目前利潤率較高,且其用戶并未執著在性能上,這也是索尼遲遲未推四核手機的原因。
通信專家陳志剛認為,索尼移動能否把索尼在顯示技術、工藝設計、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經驗加以快速的集成利用,以高于競爭對手的性價比向市場提供有吸引力的智能手機,是決定它能否榮歸的關鍵。從長遠來看,索尼或許也應該建立自己的Android電子市場,至少從競爭的角度看,要給自己留有后路。
原索尼愛立信的風格更加歐美化,如果進行日系風格改造,代價和市場接受度的風險性都過高;發展模式。隨著終端利潤減少,索尼是否會像索愛一樣延續制造外包?但如果不走外包途徑,索尼就還需繼續投入生產成本。
野村綜研咨詢有限公司主任顧問陶旭駿認為,在整合軟硬件資源這一塊,索尼比其它廠商更有優勢,因為索尼有豐富的內容源,索尼是影視、音樂、游戲上的全球領導者。"索尼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把索尼的一些娛樂功能移植到索尼移動上,但是他們是否會成功,還要看市場反應"。
這番話表明,技術創新是索尼一貫堅持的企業精神和發展路線,但光有技術創新并不夠,在產業變革或企業轉型期,在技術創新之外,對產業鏈上各類資源的整合能力、對市場的睿智洞察能力、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力,對企業決策而言都是嚴峻考驗。對于索尼來說,日元升值的態勢在過去一年得到了部分抑制,而全球經濟環境也有所好轉,接下來就是索尼CEO平井一夫的新政和新產品的反擊戰能否奏效的考驗,因為對于平井一夫來說,一旦業績繼續下滑就難以找到外部理由了。
推薦閱讀
就通信行業而言,十年的發展更像是一場電影,跨越、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索尼移動欲大量出貨 蓄勢待發對陣蘋果三星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