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村泉)今日有消息稱,籌備近兩年時間的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國網公司)組建方案已獲批準,主要由財政部出資作為資本注冊金,傳聞中深度介入的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并沒有參與。據悉,財政部將為國家廣電網絡公司出資幾十億元作為資本金,工信部將出臺新修訂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并依據目錄對廣電及電信運營商分別。該公司將獲得工信部雙向接入牌照。此前據透露,國網公司可能將在本月正式掛牌。
公開資料顯示,最初廣電總局提出由國家財政注資800億元成立國網公司。方案被否后,又提出財政部僅負責前期啟動資金45億元的調整方案。而據透露,獲批方案將原來的45億元啟動資金砍成了40億。
國網在此時獲批也有著時間的壓力。據記者了解,根據三網融合試點規劃,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將在2012年底結束,隨后廣電、電信將正式步入雙向接入。這意味著國網想作為全國性的運營主體,與三大電信運營商一起分羹“三網融合”,就必須在2012年底前完成組建。而對于國網公司來說,掛牌只是第一步,等待它的還有許許多多的挑戰和壓力。
有通信專家指出,國網公司將遭遇網絡、標準、資本三重門。在技術標準上,各地廣電的技術方案多達十幾種,不能互聯互通,涉及廠商近80家,這也意味著,自主研發下一代廣電網技術難一統天下。另外,國網公司成立不能解決地方有線的資金問題和人員安置問題,地方的積極性將被抑制。“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由于擔心成本不能回收、贏利難等。”
目前地方有線中已經上市的公司有歌華有線、吉視傳媒、電廣傳媒、楚天網絡、天威視訊、華數傳媒等,此外中信國安以及東方明珠也手握多地地方有線股份,如何對這些已上市的地方有線進行估值及股份分配已成為國網公司組建中最大的難題。
并且據了解,這些廣電系上市公司也深諳國網公司這一困擾,在“先掛牌后整合”的具體實施方案遲遲未定之間,多家地方有線正通過不斷炒高自己的股價以爭取在國網公司中謀得更高比例的股份以及話語權。
國網公司還面臨網絡寬帶雙向改造的困難。根據2011年上半年廣電系針對120個城市的調查,雙向覆蓋率(局端設備能夠到達的用戶數/總用戶數)為45.52%,雙向滲透率(安裝了雙向終端設備或五類線入戶的用戶總數/總用戶數)為6.65%。試點城市也不樂觀,2011年9月底的數據顯示,12個試點城市和地區雙向化覆蓋率為56.39%,滲透率僅為22.15%。
三網融合專家吳純勇表示,國網成立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現在看來,真正將所有的省網整合進國家有線網絡公司估計還需要5年,新成立的國網并不能很好地開展電信業務,只是說,國網的成立讓廣電系統不再分散,有了一個統籌規劃的主體。”
推薦閱讀
目前,在網絡覆蓋方面,到2012年年底,實現4GLTE網絡室外覆蓋可達現有GSM網絡的100%覆蓋水平,室內覆蓋可達80%水平。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將在12月18日宣布TD-LTE正式商用,這標著香港進入4G時代。 11月14日消息,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網公司組建方案獲批 象征意義大于實際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