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公布報告顯示,2012年三季度,蘋果手機在廠商排名中跌出前五。分析稱,蘋果迭出前五的原因與中國市場上太多本土品牌的手機低價拋售有關。蘋果在中國市場份額跌落對于國產廠商而言,應是個好消息,但iPhone 5的到來,令這個好消息的時效性大幅度縮水。另外,國產廠商已陷入價格戰囹圄,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國產手機廠商擺脫價格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蘋果跌落國內前五
據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報告顯示,蘋果智能手機iPhone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份額在三季度為8%,與第二季度的9%相比下降了1%。在國際廠商與國內廠商之間激烈的競爭之中,蘋果跌出了手機廠商排名前五的位置。而中國市場上的頭號智能手機廠商依舊被三星占據,其出貨量所占的份額達到 14%,聯想以 13%的份額占據排名榜第二,作為此次調查中突軍異起的酷派手機登上榜單第三名。另外,中興和華為分別名列第四和第五。
蘋果跌出前五對于國產廠商特別是一直致力于挑戰蘋果的廠商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消息。但在超高的占有率背后,低利潤的報表總是刺傷眾人的眼球。
對于蘋果跌出前五,有業內人士就直接指明,這與中國市場上太多本土品牌的手機低價拋售有關。雖iPhone 5今年12月才登陸中國內地,但其價格的確讓大多數消費者大呼“傷不起”。反觀國產手機市場,像四核這樣已算是較為高檔的手機,售價卻讓人大跌眼鏡,有的甚至售價不及千元。蘋果雖然退出了前五,但國內廠商也幾乎都陷入了價格戰囹圄。
價格戰或升溫
從近期媒體的報道看,蘋果的風頭似有日漸低迷之勢,但留給國產廠商的前景仍不容樂觀。
首先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冷風吹拂之下,手機產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盡管在1—8月份便取得超過7億部的產量,但對比過往任何一年,1.4%的同比增長水平仍顯得有些“拿不出手”。其次,國產廠商在硬軟件上鮮有創新,成為本身無法擠進創利巨頭的桎梏。在硬件方面的堆砌,在軟件和應用方面的缺失,使得國產手機只能通過低價這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來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國產廠商既然已陷入價格戰中,利潤低薄成為業內不爭的事實。但再小也是肉,既然無法通過創新拓市,只有寄望占領更多市場,以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彌補低利潤的格局。
渠道創新成首急
市場擴大并非盲目的擴張,國產商應該對銷售渠道有更新的認識,如何以正確的渠道銷售,成為國產商晉升的當務之急。
對于國產手機而言,在當下的生產環境中,無論是在硬件配置還是在外觀的設計上都不弱于國際品牌手機,但在品牌效應創新力以及明星終端產品的號召力上卻遠不如國際手機品牌,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與國產手機過度依賴運營商、缺乏多渠道營銷有一定的關系。數據顯示,作為國產手機巨頭的代表,中興、華為等的營銷渠道中,運營商集采占了所有渠道銷售的90%以上。盡管運營商渠道能保證較大數量,且在渠道建設方面也省去眾多費用,但運營商不斷壓低價格也使得廠商在產品定價方面受限。業內人士表示,中興等在運營商價格排位中處于第三等,“如果國產手機產品價格高就無法在運營商集采中中標,手機就白研發了。”
運營商渠道并不是長久之策,企業自身還是需要建立自有渠道,以多元渠道的方式帶動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現如今,線上渠道將會成為未來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的事實已十分明顯,國產廠商除了對運營商渠道以及賣場連鎖的關注外,在電商渠道上也要下夠血本,如果錯過了這個方向的渠道開發就意味著廠商在未來的市場角逐之中已處于落后的地位,因此國產手機也可考慮在此方面發力,加快布局。
推薦閱讀
HTC目前已持續發力高端市場,并且通過推出WP8手機來努力實現對Android系統的依賴性,以及讓微軟在其戰略合作伙伴諾基亞和HTC之間作出平衡舉措。其還結束了與蘋果的糾纏,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可以關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