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早間評論 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很難想象全球頭號網絡設備廠商—思科也是這么擅長翻云覆雨。在一個月之前,思科宣布停止與中興通訊長達7年的戰略合作;而在昨天,思科CEO錢伯斯卻又主動向中興示好,不但將中興從潛在競爭對手名單中劃去,還信誓旦旦的表示將與中興擴大合作范圍。
七年的聯姻戛然而止,淚水還尚未完全凝固,又要來復婚了,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離婚
其實,這個詞用在這里是不合適的,思科和中興的低調結合,有著復雜的背景,誰都有著自己的打算。
思科一直將中興的同城友商—華為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中興也在系統設備、終端等領域,與華為有著全面深刻的競爭。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思科和中興的合作開始了。
思科的傳統優勢項目在數據通信領域,而中興在此領域的起步稍微晚一些。思科占據著國內電信級核心交換路由市場絕大多數份額,但在城域和邊緣網絡上,市場份額在急劇下滑;而華為的成長路徑則是與之相反,在保證中低端產品繼續高歌猛進的同時,成功規模進入以核心路由為代表的高端市場。
思科是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華為塑造一個新的“假想敵”,以減緩對自身的壓力。當然,我們并不知道思科和中興七年合作中的細節。但需要說的是,中興在數通領域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產品線,形成了一定的替代能力。雖然此時的中興通訊,還不具備向思科發起正面沖鋒的能力,但也成長為行業的重要玩家。
由于美國政府懷疑中興通訊向伊朗出售禁運設備,并對中興開展調查,這使得思科—中興看似美好的合作,最終走到了盡頭。隨后發生的事情更是加劇了雙方的裂痕,美國國會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中興的網絡設備徹底的拒之門外。雖然思科一直在否認與己有關,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道理每個人都懂。
復合
通常情況下,在利益面前,特別是巨大的利益面前,再深的仇恨也都能抹平。
因為中國市場對思科太重要了,美國國會的舉動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的反彈。C114中國通信網之前曾獨家報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召集了28家民族企業商討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明確提出在大型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中,一定要由民族企業擔綱,這對于思科這樣的外企影響很大。
由于存在高商務和低定制化能力的問題,思科的產品普遍集中在政府、銀行、大型企業等對價格不敏感的領域,但這些領域又都與政府監管當局存在著很多關聯,這將會動搖思科在華的根基。就連思科CEO錢伯斯都承認,“這個分歧已經給思科在中國的業務帶來了壓力。”
在壓力面前,思科貌似低頭了,開始主動向中國政府和產業界示好。但這只是面子工程,比如在開放源代碼方面,“我們不會把代碼給任何人,甚至我們自己的政府。”國內企業能做到,為什么思科就做不到呢?
言歸正傳,談到思科和中興的“復合”,還有一個產業背景。中興通訊在這幾年調整了市場策略,采取積極進攻的姿態,雖然市場份額有所提升,但由于遭遇到歐債危機等各方面原因,利潤出現大幅下滑,被迫進行戰略調整,也就說中興與思科已經基本上沒有“潛在交集”。
現在決定權轉移到了中興通訊手上,是接下這個繡球與思科繼續下去,還是如公告中所說的,“此前由思科供給的路由器等產品,中興均已找到替代產品。”
推薦閱讀
諾基亞曾是取代摩托羅拉的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廠商,即使目前的蘋果和三星市場份額也沒有超過巔峰期的諾基亞。其專利組合之龐大更是在業內首屈一指,即使蘋果這種頻頻發起專利大戰的公司也很少去“招惹”諾基亞。 11月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思科受壓欲與中興再結合:看來沒那么容易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