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蘋果真的驕傲不起來了!有數據稱,今年前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蘋果的兩倍。
從A股市場上來看,在蘋果產業鏈中,出現了安潔科技、歌爾聲學等牛股。與蘋果概念股相比,三星概念股的關注度并不高。
隨著三星智能手機的熱賣,A股市場上的相關公司能否分得一杯羹,實現業績的高增長?
三星智能手機銷量首超蘋果
11月8日市場調查公司“戰略分析”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三星智能手機旗艦產品GalaxySⅢ今年三季度發貨量超過蘋果的iPhone4S,首次成為全球最暢銷智能手機。
另據國外研究機構的數據,三星2012年截至9月30日第三財季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5690萬部,為iPhone的2倍左右,占比達35%。
三星預計,四季度智能手機銷量將與三季度同樣強勁。種種跡象表明,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開始漸漸領先。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表示:“三星產品銷量在國內優于蘋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快速的適應能力以及在亞洲增長型市場的業務優勢。蘋果將中國市場視為低端消費市場,姿態擺得很高,保修服務、產品創新能力卻不夠。相對于蘋果,三星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位消費者,雖然產品創新不及蘋果,但是企業態度在國內獲得良好口碑,再加上當地政府支持,超越蘋果在意料之中。”
金融界首席分析師趙歡則表示:“當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進程到了一定程度,硬件的提升空間將越來越小,應用與知識產權等軟功夫就成為廠商們比拼的重要籌碼,眼下市場上一輪接一輪的專利大戰就是最有力的佐證。”
他認為,與蘋果相比,三星在硬件方面或許可以勉強應付,但在軟件和專利方面還是有所欠缺,三星未來將打通智能手機產業鏈各環節,謀求量利兼收,提升新的盈利點,這對于本土相關制造企業而言恰恰是極好的機遇。
此外有報告認為,三星的領先很可能只是暫時的。隨著iPhone5再上市,這一新款產品有望幫助蘋果在第四季度奪回“最暢銷智能手機”頭銜。
三星產業鏈VS蘋果產業鏈
由于蘋果手機的熱銷,蘋果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被熱炒,不少公募私募人士都是在蘋果產業鏈上挖掘出了“牛股”,比如歌爾聲學和安潔科技等。
那么,蘋果產業鏈和三星產業鏈到底誰優誰劣呢?
上海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付少琪認為,無論是蘋果產業鏈還是三星產業鏈,A股的公司主要都是做零部件的,而三星的產業鏈要明顯優于蘋果,這是因為三星的出貨量明顯要高于蘋果,而蘋果留給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其實并不多。
他認為,雖然蘋果手機的利潤很高,但其供應商和其他公司的供應商并沒有兩樣,萊寶高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0年因為蘋果概念被爆炒之后,公司的股價就出現了下滑,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和蘋果給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小有關。
相比之下,三星由于市場占有率和出貨量大,所以它的供應商在規模效應下,邊際成本較低,量價具備,盈利狀況可能會優于蘋果。
也有分析人士持不同看法。上海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因為三星上下游整合能力很強,所以相關公司受三星手機熱銷的影響相對蘋果就要小很多。正因如此,對三星概念股的研究并不多。
三星概念股不妨關注
“目前來看,經濟增速減緩,傳統產業難尋亮點。而在新興行業中,隨著蘋果、三星發布新產品,與蘋果、三星產業鏈相關的上市公司受到概念和業績的雙重支撐,在蘋果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后,三星概念股有望成為市場炒作的繼任者。后市將被機構和中小投資者青睞,投資者不妨重點關注三星概念股。”趙歡表示。
賀在華說:“三星產業鏈是全球最為完善的產業鏈,連蘋果的一些硬件也需從三星旗下采購,憑借其強大的產業鏈,三星在市場上顯得更為靈活,利潤空間的伸縮范圍也有所擴大。隨著產品熱銷,產業鏈上的A股公司也有望獲益。”
他認為,真正受益于三星手機熱銷的有電池、充電器、電聲元器、高檔涂層復合材料等細分領域,國內三星公司在陜西成立,并將部分硬件生產外包給國內廠家,在以上幾個細分領域上有競爭力的公司包括德賽電池、歌爾聲學、禾盛新材等。
據介紹,除了上述幾家公司,三星產業鏈上的A股公司還包括碩貝德、勁勝股份、卓翼科技、康得新、歐菲光等。
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述8家三星概念股中,有6家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實現了凈利潤的正增長,但禾盛新材、卓翼科技的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35.07%和8%。
此外,康得新和碩貝德的盈利能力表現較好,前三季度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3.6%和30.02%。歌爾聲學和歐菲光也維持了20%以上的毛利率。
事實上,目前市場對于蘋果產業鏈的關注要遠高于三星產業鏈,付少琪稱,三星產業鏈上之前漲得不錯的A股公司目前大約是三四十倍的市盈率,雖然相對大盤是比較高的,但是在電子元器件行業來看,并不算高。
勁勝股份:六成業績來自三星盈利空間或待拓展
作為目前市場上主要智能手機產品的外殼提供商,勁勝股份的前三大客戶分別是三星、中興和華為,在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放量的背景下,公司也迎來了業績提升。
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3億元,同比增長38.42%;實現凈利潤0.29億元,同比增長20.88%。
“三星的訂單占公司業績的60%左右,除了給三星惠州工廠供貨,公司還給三星越南公司供貨,三星手機今年一季度已經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供貨量最多的移動手機品牌,而中興、華為在今年二季度也分列全球十大手機廠商第四、六位。公司產品在出貨量上應該會穩步提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勁勝股份三季度業績上升很大程度上來自三星手機市場份額的提升。
資料顯示,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精密結構件、精密模具和強化光學玻璃,其中精密模具是配套提供給精密結構件客戶的,并不單獨銷售,而精密構件多為手機殼。
公司強化光學產品實現盈利,也是三季度業績提升的動力之一。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華清光學生產的光學玻璃產品,目前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電容式觸摸屏上。長江證券認為,基本上每一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要配備一塊表面保護用的光學玻璃,未來市場空間較大。
公司對旗下華清光學的投資先后兩次總計達7500萬元,預期年收入31600萬元,預期凈利潤3911萬元。三季度單季實現盈利近300萬元,目前遠未達到預期收益水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產品良率不足,產能未能充分利用。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對公司業績影響最大的是手機行業。行業成長的同時,品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愈加激烈,作為手機上游配套組件生產商, 是否切入優質手機品牌廠商的供應鏈是企業自身能否保持成長的核心。
“從行業看,手機殼分為金屬和塑料兩種,金屬手機殼成本較高,公司主要供貨對象三星的手機殼多為塑料質地,門檻主要在于是否在手機研發階段取得手機制造商的資格認可,勁勝股份早就獲得這個資格。”上述分析師認為,勁勝股份目前與三星的合作已經不存在準入門檻的問題,主要問題在于盈利空間。
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9億元,同比增長50.46%;凈利潤0.51億元,同比增長13.9%,利潤的增幅遠低于營業收入增幅。
上述分析師認為,三星的成本管控非常嚴格,導致公司面臨增量不增利的風險。
11月15日,勁勝股份報收11.29元,動態市盈率31.7倍。上述分析師認為,公司2012年的合理估值為20~25倍,目前的估值不算低,短期內介入須考慮股價風險。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如果蘋果與中國移動達成交易,蘋果將得到13的中國移動3G用戶,相當于在第一個12個月里銷售1000萬至1600萬部iPhone。中國移動擁有6.672億手機用戶,對于蘋果iPhone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新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星手機銷量超蘋果 產業鏈公司渴望分羹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