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柳青)“傳說”中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國網公司)總是出人意料。先是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并未參與其中,然后財政部出資的45億元啟動注冊資金也遠遠不夠,再加上掛牌時間一再順延,“第四運營商”何時能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同臺競技,仿佛遙遙無期。
2010年時,國務院發布了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按照方案規劃,2012年將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的最后一年,接下來的2013至2015年將是全面推進三網融合的推廣階段。有消息評論說,國網公司的獲準組建,也是踩著三網融合規劃方案的時間尾巴。
此前,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介紹說,組建國網公司是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確定的目標;公司級別為副部級,屬于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 除了有線電視外,還將運營寬帶網絡接入等業務。對此,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不僅僅是一家全國性的有線電視公司,還是和中國移動等三大電信運營商地位對等的“第四運營商”,一旦成立,將有助于打破三大運營商在基礎電信、寬帶接入領域的壟斷地位。
對此,三網融合專家吳純勇認為,國網公司離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業務運營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吳純勇解釋,國網公司掛牌成立后,還涉及相關業務牌照的申請和發放、網絡的建設和整合等,仍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另外,從其注冊資金看, 它還沒有實力進行大規模的全國性網絡建設,下一步需要通過收購整合各省市有線網絡,這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國網公司被批準組建僅僅是個開始”,吳純勇說,“隨后還需要進行工商注冊、掛牌等多道程序,公司才能算正式成立,目前接下來的各個程序都沒有時間表。”
另一位業內三網融合研究專家對于國網公司是否正式成立一事,也頗為在意,他表示,還是要等國網公司正式成立以后再發表意見。這位專家的態度,透露似乎此事中間尚存了許多不確定性。而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干脆表示,國網公司能不能正式成立還難說,現在一切都還只是媒體報道的消息。
“國家有線網絡公司的成立,首先有著重要的政策意義,畢竟有線網絡需要一個全國性的主體。”知情人士稱,“但是未來的網絡整合方式如何 ,依然不太清晰。”
相較于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的姍姍來遲,各省級有線網絡平臺的整合卻是風生水起。北京、陜西、湖北、廣東、江蘇等地的省級有線網絡公司也都先后踏上資本運作之路。這些省級有線網絡平臺的上市在推動了地方有線網絡整合的同時,也讓全國性平臺的整合推進加大了難度。
而國網公司45億的啟動注冊資金,相比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注冊資金,堪稱微不足道。對于組建中國第四大運營商來說,也遠遠不夠。目前全國有 線網絡的總體資產評估額約為1500億元、凈資產700多億元,若加上上市公司資產的評估數值,其有線網絡的總資產約為1800億元。國網公司僅45 億的資產顯然無法完成對各地方廣電公司的整合。
馬軍指出,整合模式主要是通過收購、控股、行政命令。但無論哪一種整合模式,都難度很大。“廣電最早想通過行政命令整合,但最終可能沒能走通,中間又通過收購資產控股來整合,但因為利益劃分的問題進度很慢”,他認為,行政命令與收購控股并行,可能會是相對快一點的模式 。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法應用在對歌華有線、華數集團、電廣傳媒、天威視訊等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上仍然有很大的難度,馬軍也認為如此。在他看來,廣電內部整合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廣電內部整合很難,這主要是由廣電系統的管理機制和歸屬問題決定的。
據上證報統計,目前已經上市的廣電網絡公司總市值超過350億元,而全國有線網絡的總體資產評估更超過1500億。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三網融合試點過程中,廣電總局也曾推行過一省一網整合,但真正整合完成的省市并不多。而且各地廣電系統股權復雜, 有的更是上市公司,這也增加了國網公司整合全國網絡的難度。而三家電信運營商則在全國范圍內花大力氣鋪設寬帶網絡,發展IPTV業務,提高 進入門檻,以盡可能增加自己的優勢。
有通信專家指出,在技術標準上,各地廣電的技術方案多達十幾種,不能互聯互通,涉及廠商近80家,這也意味著,自主研發下一代廣電網技術難一統天下。另外,“國網”成立不能解決地方有線的資金問題和人員安置問題,地方的積極性將被抑制。“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由于擔心成本 不能回收、贏利難等。”
推薦閱讀
高通公司業務拓展全球副總裁沈勁針對備受業界關注的“高通市值超過英特爾”作出回應稱,市值超越的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其背后反映的是行業發展趨勢。 高通公司業務拓展全球副總裁沈勁今天針對備受業界關注的高通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網公司掛牌時間成謎 啟動資金成整合掣肘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