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不久前,“天音控股65億元擔保違規”的消息一經發出,隨即引來眾多關注。雖然該公司事后已緊急發布公告予以否認,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增收不增利的問題卻得到了承認。
天音控股的例子也反襯出了目前國內手機渠道商的生存窘境。為何會出現如此景象?傳統手機渠道商又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形象?
上月底,IT商業新聞網記者從天音控股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看到,其三季度虧損額高達6019.96萬元,前三季度虧損1316.15萬元,同比大跌207.97%。對此,天音控股稱,由于“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迅速,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為避免進一步跌價帶來的更大損失,公司本季度加大了清理庫存力度,導致本季度經營出現虧損”,也導致前三季營收達260多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達1316.15萬元的結果。
實際上,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渠道商之一,天音控股近年來的業績均十分不理想。雖有上百億元的收入,但卻無利可圖。其實,由于受手機廠商和零售商的擠壓,天音控股的個案也能反襯出國內手機渠道商行業的普遍困惑。
一位不愿具名的渠道公司人士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表示,現在受一些手機廠商做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廠商的渠道重心開始向電商等新平臺遷移,這就讓傳統的渠道商十分為難,弄不好有公司倒閉的危險。這位人士說,現在運營商、手機廠商、電商渠道的份量越來越重,渠道公司在其中的份量卻越來越輕。
此言不虛。據記者了解,考慮到電商渠道成本低、收益高,也迎合目前行業發展的態勢,網上銷售渠道引來了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的大量布局。從目前的趨勢分析,線上布局、線下轉型相互配合,可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要,有可能將成為未來的主要營銷模式。
記者也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數據中了解到,去年時我國網購用戶規模達1.94億人,較上年底增長20.8%。快速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對線下渠道逐漸受困的終端商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從“815電商大戰”到“雙11大戰”,電商的受歡迎程度就可以想象。
中興通訊副總裁沈力曾說過:“隨著智能手機戰國時代的到來,運營商、手機廠商都無法避免的要走向開放市場。未來,中興通訊推向更開放的市場,更多的選擇與互聯網渠道商合作。”中興通訊執行副總何士友也曾說,未來三年中興通訊的公開市場銷售比重將要提高到50%。
對于天音控股等渠道公司,中研普華研究員高建宏分析認為,受電子產業低迷的影響,傳統手機代理渠道發展緩慢,不再具有以前的地位,發展形勢嚴峻。同時,線上渠道對于企業經營長尾效應的積極影響是傳統渠道所不具備的,這是促使運營商積極投入其中、做出長期戰略布局的最重要因素。
手機行業觀察者李堅說,現在手機渠道扁平化,渠道層級減少,由過去的國包、省包、地包三級降為兩級,甚至廠家直接對接地包。所以天音這樣的國包現在很困難。 另外傳統渠道也受到電商和運營商渠道的沖擊,尤其運營商渠道的沖擊很大,并且運營商渠道在三線城市的覆蓋很廣。
早期,運營商主要依賴全國性的手機分銷商,但為了利益最大化,隨著3G時代的到來,運營商也在進一步發展與省包、地包商的合作,甚至發展自己的分銷渠道,同時,對分銷商的綜合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對于傳統渠道商來說十分不利。
手機圈傳媒總裁蒲元彬認為,現在手機行業大環境都很艱難。首先是手機終端商除了蘋果、三星占了整個手機行業120%利潤,日子好過,其余都艱難度日。第二,三大運營商都有自己的定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就是國代商,有競爭的成分。運營商捆綁資費合約政策,把手機價格拉下來了,手機企業銷量增加利下降。第三,電子商務對傳統渠道商的影響肯定有,但目前不是主要原因。不僅天音通信,中郵普泰普天太力、愛思德、酷人通信等國代商目前的日子肯定都很艱難。而有私募人士則表示,手機渠道商在5—6年內被淘汰的說法是“靠譜”的。“渠道商夾雜在手機生產、銷售的產業鏈中間,這是“畸形的”,如果不試圖改變,很難生存下去”。
記者從微博中也看到,自從天音控股的消息被廣泛傳播開后,眾多網民也均對傳統手機渠道商的生存現況表示憂慮并給出了建議。有網友就表示,“純粹的手機分銷毫無核心競爭力,隨著電子商務等直銷渠道的快速發展,必然淘汰。只有快速轉型為分銷、直銷零售商才有機會活下去。”還有網友說,“作為代理商如何在廠商逐漸直供的大趨勢下進行轉變調整,是決定未來會不會消失的關鍵,從營銷模式到管理上都將面臨重大的變革。”
實際上,大型渠道商如天音控股,在近年來屢現虧損后,又豈能不聞窗外事?其也在對自身進行改造和拯救。去年年初,天音控股就曾與蘋果簽訂分銷協議,成為蘋果的第三大分銷渠道。對此中信證券、申銀萬國等多家機構紛紛發布研究報告,一茺認為此舉對天音控股影響非常積極。與蘋果合作后,緊接著,天音控股又與Opera成立合資子公司,開發經營手機瀏覽器產品。但均未引起波瀾。
此后,據一位調研過天音控股的私募分析,大廠商采取直供方式對分銷商是致命的打擊,這也是天音拿到分銷資格卻無法大幅帶動股價的原因之一,業內對這一業務的盈利增長還是持觀望態度。而對與Opera的合資公司,更是僅僅處于憧憬階段。海外公司的技術不一定能成功復制到國內,尤其是從國內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來看,至少UC是有群眾基礎的。
但這些也并不能成為傳統手機渠道商已無法生存的佐證。李堅就認為,目前終端店鋪還是很重要的,也正是如此,電商還不能馬上取代終端店鋪成為主流銷售方式。有家電行業觀察人士曾指出,手機渠道商除與運營商合作外,還可自建在線零售渠道,實現在線交易,或者與京東商城、新蛋網、淘寶等網購商合作,借此填補在線銷售空白;其三,聯合大品牌合作開發移動網購應用平臺,搭建與現有門店網點對應的在線上線下、銷售及售后服務一體化平臺,借此構筑成一個相對于家電、百貨等的異業競爭業態,走一條差異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數據顯示,國外通信終端渠道商收入結構中手機終端銷售、運營商服務和其他增值產品服務比例為4∶3∶3,這也讓其提早進入渠道商的2.0時代。但在國內,絕大多數通信終端渠道商依然停留在僅靠賣手機為生的1.0時代。由于智能機的普及改變了手機僅限于通話的生態局面,渠道商也必須順勢從賣手機向賣服務和軟件轉變。
推薦閱讀
Canalys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本土品牌市場份額優勢明顯,前3名市場份額超過40%。從數據看,中國本土品牌整體份額超過60%,比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增加不少。而由于最新款智能手機iphone5遲遲未在中國內地>>>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