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一個公司,不僅僅要看懂這個公司,還要看懂它的關聯公司們。道理很簡單,如同女子出嫁,不僅嫁丈夫,還嫁給了他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
一個有著復雜關聯關系、關聯方眾多的上市公司,往往容易存在兩種隱秘利益關系。
第一種是關聯交易。這種多見于關聯公司與上市公司是產業鏈上下游關系。比如關聯公司高價賣給上市公司零件,或者上市公司低價賣給關聯公司產品。當然,你看到的財務報告每期都會披露公司關聯交易情況,但實際上每一筆真實交易你難以把握,因為“市場價”是個微妙的好東西。
第二種是同業競爭。關聯方和上市公司為競爭對手。這在上市公司財報中一般不披露。舉個通俗例子:老李扶持兩個兒子,李三和李四同在一條街上開了兩間理發店,李三的店上市了。他們的爹老李說,以后賺錢的生意都放在李四家做,因為賺的都是自己家的。
要看懂物聯網概念股大唐通信,得先理清其產業鏈和錯綜復雜的關聯方關系。大唐電信大股東大唐電信集團,旗下共有四個子公司——大唐電信、大唐移動、信威通信、高鴻股份。
相比起來,兄弟大唐移動才是明星和大唐電信集團核心業務所在。大唐移動是政府力挺的中國3G標準TD-SCDMA的擁有者。
一直以來,大唐電信“全產業鏈式”但缺乏核心競爭力被市場所詬病,物聯網、銀行EMV卡、社保卡、UIM卡、電子閱讀均有涉足。大唐電信1998年上市時,主營業務包括交換機設備、光通信設備、無線通信設備、微電子產品、軟件產品。
從2006年底開始,大唐電信開始整合,逐漸退出了處于衰退期的交換機、光通信設備等虧損業務。目前,大唐電信四大核心業務包括,芯片設計及解決方案(微電子業務)、軟件服務、終端設計、增值業務與移動互聯網業務。
因主業競爭不力,2004年至2006年,大唐電信一直虧損,2006年虧損高達7.26億。隨后,2007年靠出售大唐高鴻和大唐科源電氣扭虧。此后,大唐電信業績經常在瀕臨虧損邊緣。2012年上半年,大唐電信再次微虧2758萬,三季度驚險扭虧。
這很大原因在于,大唐電信旗下業務和大股東旗下控股公司有著不同程度的同業競爭關系。
今年五月,大唐電信向控股股東電信科研院、大唐控股等七家機構及兩自然人高價定增,收購它們持有的聯芯科技99.36%股權、上海優思49%股權和優思電子100%股權。聯芯科技交易價16.27億增值150%,價格不菲。
聯芯科技所做的,正是大唐電信主營微電子業務,屬同業競爭。解決了聯芯科技,對更核心的大唐移動,卻無法撼動。
2009年,大唐電信曾雄心勃勃要做“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者”,還與中國移動、華為等7公司發起了50億物聯網PE種子基金,準備現在礦山、水利行業開拓物聯網產品。其礦下環境安全報警的系統方案,早在2007 年就開始準備相關認證。但到現在幾乎失去了聲音。
但是,物聯網業務并沒有在上市公司大唐電信發光,卻在大唐移動大放異彩。大唐移動在物聯網領域推出一系列產品,包括GPS定位產品、VoIP系統等。大唐電信的礦山報警系統仍無進展,大唐移動卻早已推出“感知礦山”。
推薦閱讀
思科公司本周四宣布計劃收購私人控股的通訊流量管理軟件公司CaridenTechnologiesInc。 據國外媒體報道,思科公司本周四宣布計劃收購私人控股的通訊流量管理軟件公司Cariden Technologies Inc。據稱這筆收購交易金額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唐電信的隱疾:模式缺乏競爭力飽受詬病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