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左川)昨日有消息稱,富士康與夏普正在洽談在國內組建移動通信合資公司,對此業內預計,富士康可能會借夏普手機品牌操盤手機業務。
針對有傳言稱富士康正與夏普洽談經營品牌手機的計劃,富士康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富士康國際發布公告予以否認,并稱“并無經營品牌手機業務的計劃”。
公告稱,“富士康繼續維護并發展與不同品牌客戶的結盟及關系”。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也對臺灣媒體表示,與許多品牌客戶一向有產業鏈分工的深度結盟合作關系,但鴻海不做品牌的經營模式從未改變。
不過,有夏普中國公司員工透露,富士康高層近日拜訪夏中國普高層時對操盤3G智能手機業務顯示出非常感興趣。夏普在日本3G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第二,僅次于蘋果,其在海外主要還有在中國的業務,但在中國做得并不強,有與其它企業在3G智能手機領域合作的必要和可能。
今年3月27日,富士康宣布投資8.09億美元獲得夏普10%的股份,后有傳聞稱富士康集團副總裁程天縱與夏普中國的高層會晤,探討在中國成立移動通信合資公司的可能性。
從媒體報道來看,時至今日,富士康依舊沒有能夠推出自己的品牌產品,扮演的仍然是一個“代工企業”角色。
富士康的轉型之路一直跌跌撞撞,近年來郭臺銘幾乎把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都試圖嘗試了一遍。無論是選擇自造、收購,還是選擇參股、合作,富士康為企業轉型做出的努力毋庸置疑。然而,郭臺銘堅持認為“對渠道的投資,不是為了要掌握品牌,而是要掌握供應鏈和消費者行為”,這種理念助長富士康“不做品牌”的策略和決心,致使其始終沒辦法成功完成轉型代工企業的角色轉換。
有媒體分析稱,其實,富士康與其面臨在代工利潤下滑而苦苦掙扎的局面,在渠道和上中游產業鏈舉棋不定的尷尬,不如轉變思維,走創新道路。打品牌旗號。富士康應該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或許可以效仿HTC的發展模式,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發展中有更高層次的提升,富士康才能徹底打破“血汗工廠”的枷鎖形象,成為行業大佬。
推薦閱讀
部分分析師表示,第三代iPad今年初就被確定為蘋果的B計劃。A計劃是一款重量沒有增加的iPad。盡管新款iPad高度和寬度未變,但厚度增加至0.37英寸,重量增至1.44磅。 盡管蘋果第三代iPad采用Retina顯示屏,分辨率為204>>>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10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