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移動在國內高調開展TD-LTE的試驗網建設,宣稱在2013年投入1800億人民幣,在全國要建成20萬個TD-LTE基站。更有各方利益團體的推波助瀾,更加之最近2.6G頻段上TDD頻率的劃分,一時間,仿佛TD-LTE發牌已經箭在弦上,TD-LTE產業鏈也摩拳擦掌,紛紛預備投入到未來的市場蛋糕的爭搶之中。
但是,TD-LTE牌照馬上就要發放了嗎?個人認為:國內LTE牌照的發放,受政策因素,聯通電信因素,技術因素,廣電因素等諸多因素影響,上述因素交叉影響決策層的判斷。
TD-LTE牌照的發放政策因素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電信市場競爭格局考慮。眾所周知,中國移動TD-SCDMA包括設備和終端產業鏈的不完善,給中國移動發展3G業務帶來了不少的麻煩,雖然這里面移動自身的問題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決策層當初選定移動在發展TD-SCDMA時,除了有支持中國自有3G標準的考慮在內,更重要的一個考慮是:是利用3種3G產業鏈平衡三大運營商的競爭格局。
TD-LTE牌照發放是否會打破目前逐漸均衡的電信競爭格局?
事實上,雖然3G縮小的三大運營商的差距,但電信、聯通仍無法獨力和中國移動匹敵;如果近期中國移動獲得TD-LTE牌照,那么中國移動憑借其豐厚的現金儲備,憑借TD-LTE實驗部署的先發優勢,將使得電信市場嚴重失衡,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再次被甩在后面。這顯然是決策層不愿意看到的。
此外,TD-LTE必須成功的壓力也是重要決定因素。雖然TD-LTE擁護者眾多,但我們仍需看到,截至2012年底,全球將投入運營的120張LTE商用網絡中,TD-LTE和混合LTE制式的網絡占比不到2%;TDD LTE在芯片、終端和運營經驗上,相比FDD LTE產業鏈的成熟度來說,存在不小的差距。
從決策風險上來說,近期內發放TD-LTE牌照,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決策層是無論如何無法承受TD-LTE運營失敗的風險的,這不僅意味著網絡建設資金上的損失,更會極大打擊國家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因此,從確保國家自主創新動力、國家榮譽的角度來考慮,決策層有可能會把TD-LTE的成功放在首要位置,而寧可等到TD-LTE完全成熟再全面上馬;而非僅僅考慮中國移動意圖以TD-LTE挽救其在3G時代的頹勢。
TD-LTE的牌照發放,在國家政策層面,存在著確保電信運營商競爭平衡,以及TD-LTE必須成功的考慮,其中的政策博弈非常復雜;絕非TD-LTE產業鏈一廂情愿。作者:四川通信設計院副總工程師 程德杰
推薦閱讀
OTT是如何侵蝕運營商的呢?以微信為例,在其4.2版本中,正式推出了視頻/語音通話功能,與此同時,馬化騰和他的微信也在蠶食掉傳統短信和彩信業務后,拿起了運營商“最后一塊奶酪”。 Skype、Line、微信,這些已在全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8/9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