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LG手機在中國裁員的消息透露出其正面臨巨大困境。在這個智能手機的時代,手機市場的戰爭一直硝煙彌漫,老品牌衰落,后來者崛起,蘋果、三星等新興勢力優勢明顯,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手機行業的巨擘轟然倒下。巨星隕落的背后是智慧和實力的較量,是機遇的奇妙顯現,也是歷史滾滾浪潮的推動。
LG——判錯大勢
12月4日,LG一位內部員工表示,LG手機中國區各個辦事處開始裁員,目前來看裁員也是無奈之舉,屬于戰略調整,中國智能機的混戰已經展開,LG想從4G入手重新布局。LG電子在中國的手機業務已終于快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分析其原因有三大致命的戰略失誤:①2010年錯誤主推功能機,錯過中國3G智能手機大發展的時間點。②總部對智能機研發滯后,和運營商關系疏遠。③強推直供戰略。
諾基亞——軟件劣勢明顯
從1996年開始,諾基亞手機連續15年占據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然而在蘋果和三星引領的智能機時代,諾基亞這艘手機界的“泰坦尼克”逐漸沉落。諾基亞的失策體現在很多方面:①塞班操作系統在各方面都“劣跡斑斑”,而且它過于復雜,用戶體驗遠遠落后于iOS和Android。②應用商店Ovi Store操作復雜,在使用上也遜色于App Store。③基帶設計團隊轉讓給瑞薩,失去了芯片設計能力,智能機的處理器性能比競爭對手落后了1-2代。
夏普——跌入低價螺旋
據了解,目前夏普手機在國內的產品線已全面收窄至3-5款。無奈之下,夏普開始聯合代工商鴻海集團的貼牌產品,手機售價更是跌進了2000元以內,高端形象盡失。兩年時間就使昔日的高端品牌跌入低谷,首先是因為夏普墨守成規,未能跳出舊有的思路。裸眼3D智能機未能成功開拓市場,折疊機操作系統的創新也未見成效。其次是讓配置低端的鴻海操刀,失去了過去的高端形象,品牌跌入中低端。
摩托羅拉——轉型緩慢
去年8月15日,谷歌宣布,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震驚業界。今年8月摩托羅拉移動宣布在全球范圍裁員4000人。Moto很少為其已經發售的產品提供軟件和系統升級,這在安卓的生態系統里也是無法接受的。向智能手機轉型速度太慢,使其無法順應手機產業鏈的核心從硬件廠商向軟件廠商轉移的趨勢。
索尼愛立信——計劃趕不上變化
2004年、2005年前后,索尼愛立信曾將索尼在數碼相機和音樂上的優勢引入到手機上,獲得了相當的成功。但是在向智能手機轉型過程中,索尼愛立信對不斷變化的產業趨勢反應遲鈍。2008年推出首款Windows Mobile設備——Xperia X1,該產品用戶界面不佳,缺乏iOS和Android提供的豐富功能。2010年3月份才推出了首款Android智能手機,但已難同其他品牌競爭。Xperia Play也因消費者更青睞常規設備而失敗。2011年10月,索尼斥資14.7億美元從愛立信手中購得愛立信所持索尼愛立信股份,與愛立信分道揚鑣。
黑莓——輕視對手
三年前,RIM(黑莓手機制造商)曾以50%的份額統治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如今,美國智能手機市場所占份額不足5%。今年上半年RIM凈虧損7.53億美元。在2006年至2009年,Palm、諾基亞、微軟在面對iPhone的威脅紛紛研究更新新系統時,RIM并未在意,直到2008年11月,RIM才推出Bold 9000,但由于系統的限制,上網體驗令人失望。之后又試水觸屏手機,推出了全觸屏“Suretype鍵盤”的Storm系列,但由于不夠便捷的操作方式和不夠舒服的上網體驗,市場反響也并不是很大。
Palm——用戶范圍局限
十多年前,Palm首先撬開智能手機市場大門。在巔峰時期,Palm在企業郵件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40%,有上萬家軟件開發商為Palm開發專用軟件。但受蘋果、谷歌、RIM及微軟等智能手機企業的沖擊,2005年以后,Palm頹勢盡顯。2009年,隨著用戶體驗極佳的webOS驚艷登場,市場開始憧憬Palm美好的未來,一些分析師也看好Palm。但好景不長,從一開始就錯誤地選擇了在較少用戶的CDMA手機網絡中推出Palm Pre,到之后在市場營銷和軟件的生態圈建設上的乏力,導致了webOS的失敗。
推薦閱讀
諾基亞總裁兼CEO埃洛普表示,隨著極具創新性的新一代Lumia產品的推出,諾基亞將會展開新一輪中國市場攻勢。 昨日,2012年中國移動全球開發者大會在廣州開幕。作為中國移動此次邀請到的最大牌嘉賓,諾基亞總裁兼CEO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三星稱霸背后 7大手機品牌因何隕落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8/9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