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手機廠商上演“撤退潮”。阿爾卡特手機時隔一年或再次退出中國市場,夏普在中國銷售狀況惡化,松下最早或在2012財年終止在歐洲市場的手機業務,HTC被迫退出韓國市場……這是競爭的結果,也反映出了市場正在加速洗牌。在這一過程中,市場整體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三星、蘋果等少數廠商量利雙收,而諾基亞、RIM等絕大部分廠商卻在苦苦掙扎。可見,在規模不斷走高的背后,智能手機市場泡沫過多,廠商浮躁。而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只有經過沉淀的產品和品牌才能最終存活下去。
手機廠商“撤退潮”來襲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在全球手機銷量略有下滑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銷量卻持續攀升,達1.69億部,同比增長47%,占所有手機總體銷量的39.6%。單從數據來看,智能手機市場可謂一片繁榮。然而,在這些華麗的數據背后,也不乏肅殺之氣。
阿爾卡特手機或再次退出中國市場。2004年6月,TCL通訊宣布并購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開始手機國際化征程。并且,借國內3G用戶激增和智能手機用戶迅速普及影響,TCL通訊于去年12月份宣布攜阿爾卡特手機品牌回歸國內市場,且主打電商渠道。然而,時隔僅僅一年之后,阿爾卡特手機品牌或于明年1月份再次退出國內手機市場。有消息稱,負責在國內銷售阿爾卡特品牌手機的TCL通訊電子商務中心已于近期宣布裁撤,100多名所屬員工從8月份開始轉回TCL通訊或者離職,原電子商務中心總經理肖鋒也已離職創業;而國內目前在售的阿爾卡特手機已經降價促銷,開始全面“清貨”。
在中國手機市場“活不下去”還有夏普。今年8月底,夏普低調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上市新款智能手機產品,寄希望于能夠借助鴻海的組裝優勢和自身的技術優勢征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但夏普公司日前發布聲明稱,9月份開始,夏普在中國的智能手機事業銷售狀況突然惡化,銷售一度處于中斷狀態,“能否恢復還要看未來的市場動向”。
此外,由于在歐洲市場步履維艱,松下最早將在2012財年終止該市場的手機業務。甚至有媒體稱,因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表現不利,松下將停止大部分手機業務。近兩年來發展每況愈下的HTC也于7月份退出了韓國市場。在HTC當時的聲明中,該公司表示,其已經關閉了韓國銷售辦事處,不過將繼續為使用其手機的用戶提供支持。雖然HTC在韓國推出的One X和One S手機受到不少關注,但在與本土的三星和LG競爭時明顯表現不力。而在更早之前的4月份,東芝也將這個合資企業中的19.9%的股權出售給富士通,宣布退出與富士通組建的日本手機合資企業。
智能手機市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手機廠商上演“撤退潮”,可以說各有各的苦衷。有些企業或關閉部分產品銷售狀況不佳地區的辦事處,或裁員,或干脆退出某些市場,實際上,為了精兵簡政,在無力支撐過大規模時以退為進、做適當的縮減未嘗不可。但對于更多廠商來說,實在是因為苦撐不下去了才不得已選擇撤退,這從側面反映出了市場競爭的殘酷。
眼下智能手機在品牌、產品配置和價格等方面都已經進入到了激烈的“白刃戰”,市場正在加速洗牌。在這一過程中,智能手機市場將“優勝劣汰”的法則演繹得淋漓盡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三星、蘋果量利雙收。從市場份額來說,三星和蘋果持續霸占著智能手機銷量榜前兩名的位置,兩家的市場份額合占逾四成。市場研究機構IDC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797億部,其中,三星出貨量為563萬部,市場份額為31.3%,位居市場首位;蘋果排名第二,出貨量為3690萬部,市場份額為15%。除了市場占有率高,蘋果、三星兩家企業的“吸金”能力更是讓其他廠商羨慕不已。市場研究公司Canaccord Genuity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和三星包攬了99%的利潤,第二季度兩家利潤占比達到了108%,第三季度則達到了106%。
相比三星和蘋果,絕大部分廠商正在微利甚至虧損中苦苦掙扎。以諾基亞為例。該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該季度虧損9.69億歐元,而這已經是諾基亞連續六個季度虧損。此外,Gartner的數據則顯示,三季度,諾基亞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排名由二季度的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昔日手機業界霸主交出的答卷可謂十分糟糕。當然,“落難”的不是只有諾基亞,如今,像RIM、摩托羅拉等廠商都在苦苦追趕,更遑論上文所提及的阿爾卡特、夏普、東芝、松下等廠商了。
市場泡沫過多,品牌沉淀才能成活
互聯網發展之初,其普及速度之快讓人為之咂舌。而此后自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以來,智能手機用戶規模在全球各個地區——尤其是在如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上——有如海藻般蔓延開來的爆發式增長態勢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智能手機市場的商機吸引了眾多廠商前來掘金,除了傳統手機廠商之外,還有不少互聯網企業、PC廠商甚至書商加入到市場混戰中。并且,得益于運營商的終端補貼政策,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買到智能手機,這有力拉動了銷量。
在廠商、運營商等多方力量的推動下,智能手機市場規模不斷走高。然而,從多家手機廠商上演大撤退中可以看出,在看似一片繁榮背后,智能手機市場存在太多泡沫。實際上,除了陷入兩極分化外,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還存在產品也應用同質化嚴重、硬件配置盲目升級卻不考慮用戶實際所需、電池續航時間短詬病得不到有效解決等諸多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廠商來說,要想最終存活下去,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雖然目前在很多地區價格還是主導消費因素,但未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向縱深發展,總體平均價格勢必會持續走低,屆時消費者將更加注重品牌和產品配置、功能等其他非價格因素。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廠商還要立足品牌和產品本身深挖市場需求。
推薦閱讀
按廠商劃分,第三季度三星出貨量排名首位,市場份額為21.8%。蘋果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5.1%。聯想第三,市場份額為7%。惠普第四,市場份額為4.6%。索尼第五,市場份額為3.6%。 北京時間12月10日晚間消息,IDC今日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智能手機市場泡沫多 品牌沉淀才能活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8/9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