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當你在考慮未來將要下的賭注時,你會怎樣選擇?
佩奇:這是我們一直在大量思考的問題。不幸的是,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覺得谷歌處在一個未知的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不認為歷史會為我們提供任何示范,告訴我們:“為什么我們不這樣做?”我們處在一個相當大規模的環境中。我們正在做許多不同的事情。我們想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公司。我們希望我們所做的東西里擁有更多的社交元素。我們希望人們在使用產品時感到快樂。我們希望我們的員工在谷歌工作時感到快樂。
不好意思,現在回到你的問題——選擇去做什么。我們想做可以激發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也愿意為其付出的事情。譬如你看到的自動駕駛汽車。你知道有很多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也有大量的勞動力被浪費。如果你有更好的交通工具,你就會有更多的工作選擇。這對社會是好的,對經濟也可能是好的。我喜歡這樣去選擇問題:如一些大的方向,科技發展會對這些方向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而我們也非常肯定可以做到。不管技術方面需要投資多少,但最終的回報一定會大得多。
財富:(在一個充滿自動駕駛汽車的世界里)還有什么會發生改變?我們不在使用交通燈?城市會有所不同?你是否可以預料到將會發生的改變?
佩奇:這是很難完全預料的。我認為,你知道,我們(當前)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停車。這里我引用一個構建停車場設施的成本,每個車位約40000美元。所用建筑材料全部是混凝土和鋼筋。你是否真的想在所有的停車場建設中使用混凝土和鋼筋?這看起來很愚蠢。如果我們有自動駕駛汽車,或者我們只有少量的自動駕駛汽車,我們就能在停車這方面節省數億美元,這還僅僅只是在谷歌公司。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體驗——汽車把你載到辦公樓前,然后自己去停車。任何時候在你需要它的時候,譬如你的手機顯示你正在離開辦公室,你的車便立即自駕到樓下等待好。
財富:讓我回到公司管理的問題上。你早期一個大的改變是,圍繞著公司的產品部門進行整合。你對現已完成的部分是否感到滿意?如果改變是要讓公司更有效率,你是否已經做到?你如何進行衡量?
佩奇:這是我的工作,我的個性就是從來不會感到滿足。但總的來說,我對我們已做出的改變感到滿意。我認為,我們已經將焦點放到了公司上,這非常有幫助。我總的來說是開心的。
財富:你是否會衡量(你的執行)速度?
佩奇:你會大概感覺到,但這很難真正準確地衡量。不過我認為很多事情都已有所改善。我們過去有一個衡量代碼檢測等級的方法。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改進,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跡象。但是我很可能會更多的遵循自己的直覺。
財富:網絡搜索正在經歷一個相當重大的轉變,譬如Knowledge Graph、Google Now以及移動等。你認為搜索應該能夠做到些什么?我們今天看到的東西,是否就是未來五年、十年后的趨勢?
佩奇:在過去十年,關于搜索我一直都在說著同樣意義的東西。完美的搜索引擎會真正理解你的任何需要。它會深入地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并準確地回復你。
我認為有些我們計劃做的事情與購物是相關的。在購物時我們更多的轉為投標模式。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證我們所獲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結構化表示,我們有一些非常準確的信息可以向大家提供。因為很明顯的,如果你購買一樣東西,這就是一個商業行為。
我們非常專注在確保數據精準、對一切事物都數據結構化等方面。我們如今在地圖服務領域已累計了七年的經驗,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精確的數據,如這是哪條街道,這是什么業務,這棟大樓的輪廓是怎樣的。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們的數據越準確、越詳細,結構化做的越好,結果也就越好。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收購了ITA,以確保我們擁有最好結構化的旅游信息。
財富:(網絡搜索的轉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們從桌面領域轉向了移動領域。但如今有很多人對移動平臺上的廣告前景表示擔憂。你對從新服務中獲得利潤有什么想法?
佩奇:很顯然,我們是一家有著大量收入和員工的大企業,所以我們將核心業務——搜索和廣告,以及一切相關的東西看待得非常非常嚴重。這些業務的確會經歷像現在的一些分裂。但我認為這樣很好。這正是科技產業好的方面,新生事物如新的軟件,能比就軟件更可以真正滿足人們的需求。這就是機會。
我們很早的時候就在Android上下了賭注。我們認為移動體驗真的需要反思,對吧?這是正確的。Android非常成功。我認為,正是由于我們投入開發Android,并從中獲得到經驗和知識,所以我們對移動市場的理解更加徹底。我認為,我們處在貨幣化的早期階段。事實上,一個支持定位功能的手機是非常有利于實現貨幣化的。
我把一大堆過去不能,而如今可以在移動平臺上實現的東西看作是一種添加劑。考慮到這些,我想我們今后會比現在賺到更多的錢。
我想沒有公司在這一次市場轉變中,不以移動廣告創新和實現移動平臺貨幣化來幫助自身更好地適應。我們已經得到所有發展所需的方方面面。
財富:在只有桌面搜索的舊時期,谷歌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雅虎和微軟。如今的市場競爭是否已完全不同?是Siri嗎?還是亞馬遜的商業查詢服務?
佩奇:我的意思是,我真的不以這種方式來思考。
財富:因為你不考慮競爭?
佩奇:顯然我們會從某種程度上考慮競爭。但我覺得我的工作主要是讓人們不去考慮我們的競爭對手。總的來說,我認為人們有考慮現存事物的傾向。我們的工作是去思考人們尚未想到,但又真正需要的東西。當然,如果我們的競爭對手已經知道那樣東西,他們也不會告訴我們或其他任何人。我覺得我們的優勢、弱點和機會,與其他任何公司相比都是不同的。
財富:我不知道這是否是這一時期這一行業的一個獨特現象,有一些商業模式截然不同的公司,顯然存在著互相競爭的關系(如谷歌、蘋果和亞馬遜)。
佩奇:你若那樣認為,我實際上覺得很遺憾。所有大型科技公司,他們之所以大,是因為做了一些偉大的事情。但我更希望看到企業在用戶端進行更多的合作。互聯網是在大學校園里誕生的,它被設計用于進行交互操作。而隨著我們不斷將其商業化,我們在互聯網上添加了大量孤立的島嶼,我認為這對用戶而言完全是一個遺憾。
財富:所以根據你的說法,蘋果仍然是一個合作伙伴。它也是一個競爭對手。你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曾經非常友好。
佩奇:有時候吧。
財富:有時?你是說蘋果對Android感到生氣的整個事件只是在作秀?
佩奇:我并不是說完全這樣。部分。
財富:(蘋果)部分作秀,目的是為了讓員工團結起來?
佩奇:順便說一下,那是我盡量不去做的事情。我不喜歡通過那樣的方式團結我的員工。因為我認為,如果你在看別人,你會看他們現在正在做什么,而不是走在前面回頭看。
財富:蘋果顯然是谷歌某些服務的大型分銷合作伙伴。你怎樣看待這種關系?
佩奇:我想說的是,我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更好地相處,用戶也不會受制于他人的行為,這將會是美好的。我曾嘗試以身作則。我們盡可能地讓我們的產品廣泛可用。那也是我們的哲學。但有時候我們被允許那樣做,有時候則受到限制。
財富:那你與蘋果之間是否正在就此類問題進行溝通,并試圖解決?
佩奇:我想說,我們當然會跟蘋果溝通。我們與蘋果有一個很大的搜索合作關系,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等等。我們會跟他們溝通,諸如此類的。
財富:很長一段時間,谷歌的運營模式為70-20-10,即70%的精力用于發展搜索和廣告業務,20%用于應用程序開發,余下10%用于開拓新項目。這是否依然適用?
佩奇:是的,我們仍然在考慮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正處在谷歌史上一個特殊的點上,如今我們有一些項目屬于從那20%轉移至70%的過程中。譬如Android項目應該放在哪里?它可能屬于那70%的部分,但貨幣化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
財富:那20%中還剩下些什么?
佩奇:對于這個問題,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衡量。我不認為我們會具體的將某些項目歸為那20%,所以我不能即刻在此時給出一個答案。
財富:好吧。那Google X(包括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眼鏡等項目)會絕對屬于那10%的范疇嗎?
佩奇:是的。我的經驗是這樣,這聽起來有點滑稽,因為我覺得投資者總是會對此有所擔心。你知道的,他們會說:“哦,天啊!他們要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上。”我覺得,無論我如何努力,我永遠不能大于10%,實際上也很難讓人們為十分超前的東西工作。讓人們做循序漸進的事情會更容易。
財富:因為那才是他們的舒適地帶?
佩奇:是的。
財富:Google+是一次大的押注。
佩奇:很大的押注。
財富:既然是一次大賭注,那么對你來說它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與Facebook形成競爭?還是關于跨越谷歌所有產品實行身份識別?你之前談到了普及率高于預期。那么什么是未來成功與否的標準?
佩奇:我認為Google+真的相當不錯。我很高興Google+的用戶感到快樂,同時用戶數也獲得增長,這意味著我們正做著正確的產品。我們的辦公大樓里有一個巨大的開發團隊。如果你四處走走,你會看到每個人都充滿激情,他們四處奔跑,并努力工作。我認為他們做著偉大的東西。他們使產品變得更好,每一天都變得更好。這就是我衡量的標準。
Google+還有另外一面。我認為,要使我們的產品真正好地工作,我們需要有一個可行的方法來進行內容分享。在Google+誕生前,我們有18種不同的方式來分享東西。而現在我們只用了一個可行的方法,并且在不斷改善中。
財富:Google+首個嵌入的谷歌服務是搜索。但當時有相當數量的批評聲。某些情況下,一個不是Google+活躍用戶的資料也被放入到谷歌搜索結果中,這未必是最好的方案。谷歌曾經作出承諾,只列出最匹配的、無偏袒的搜索結果,但有人指責谷歌已背叛這一承諾。你對此有何看法?
佩奇:你應該這樣想,我們要做的是創建令人驚嘆的產品,要真正做到這點就需要一個長期的專注力。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們必須了解應用程序,我們必須明白你可能購買的東西,我們必須清楚機票的信息。我們必須要了解任何你可能會搜索的東西。而“人”就是一個你可能會搜索的大的領域。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考慮會有點不同。我們要讓“人”成為搜索的第一對象。我們需要讓這個設想運作,我們需要從現在就開始做起。譬如你看到一個產品,你說:“好像這個產品不如我想象的一樣工作。”我們會回答:“嗯,是的。它今天才剛剛推出。”其中部分原因是用戶需要與新產品交互,你必須提供你的名字,并讓它為你工作。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并沒有任何問題。我認為人們并不關注長遠發展。我再一次認為,如果我們能在滿足信息需求上做好,這會是很重要的。我們真的需要明白很多東西,并且是深入的明白。人就是其中一部分。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對于埃洛普而言,“備受爭議”已不足以形容,“飽受爭議”看上去更貼切。“微軟的間諜”、“復興諾基亞的人”、“砍掉Symbian的人”、“裁員的主推手”……試問在這樣的環境里,沒有強心臟、高EQ,怎么“活”? 在此>>>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8/9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