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靳遠)在近期推出的微信最新版本中,騰訊增加了視頻/語音通話功能,這立即引起了業界的熱議。
據了解,目前微信的用戶已經過億,增加視頻/語音通話功能,無疑會對電信運營商造成不小的沖擊。“微信的部分業務和電信運營商的是有沖突的,在理論上,騰訊和電信運營商只是存在競爭關系,而不存在重疊的關系。所以,騰訊不可能成為第四大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咨詢公司中國區高級顧問譚炎明表示。
微信的語音、視頻、圖片、文本的功能對電信運營商的傳統業務幾乎實現了全替代。“騰訊可以說干了件非常大膽的事情。新版微信的推出使與運營商的‘暗斗’變成了‘明爭’。”零點前進策略上海公司IT電信總監曾韜如是說。
運營商是否可以求助于監管部門來抑制微信的發展呢?對此,譚炎明并不這樣認為。“騰訊的微信業務打的是‘擦邊球’,并不是雙工的VoIP業務,沒有監管的VoIP特質。”譚炎明表示。
“微信只是單工或半雙工的以數據包形式發送模式,而不屬于電信監管部門管轄的雙工形式的VoIP。”譚炎明表示。所謂單工,就是說數據傳輸是單向的,在通信雙方中,一方固定為發送端,一方則固定為接收端。信息只能沿一個方向傳輸,使用一根傳輸線。微信屬于單工,所以并不在監管體制之內。
也許運營商可以通過設置參數降低微信QoS形式來抑制微信的發展。“運營商可以通過設置一定參數,降低微信的QoS,引起丟包,從而與移動業務區別開來,達到抑制的作用。”譚炎明提到。但是,這樣的消極應戰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或許,運營商可以效仿國外運營商對類似網絡電話業務進行收費。運營商對虛擬網絡運營商進行收費并未有成功案例,而且國內并沒有虛擬運營商。虛擬運營商一直未能進入中國電信基礎運營市場,始終沒有開放政策準入,而騰訊也僅僅是打政策“擦邊球”的具有虛擬運營商雛形的企業。
“微信的推出產生了顛覆性革命。運營商傳統的計費模式必須改變。”譚炎明表示。
對于運營商而言,語音聊天軟件或許意味著釜底抽薪。隨著新的語音聊天工具興起,電信運營商“危機論”甚囂塵上。雖然說運營商比互聯網企業,有著更強的渠道整合優勢,但互聯網的反應能力和運營經驗對運營商也構成巨大挑戰。
電信專家闞凱力也曾表示:“互聯網業務包羅萬象,很多業務都是運營商所力所不及的領域。運營商一定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透明管道’,提供基礎服務。如果仍然抱著城府一家獨大的觀念,就是死路一條。”
然而,對于運營商而言,畢竟中國每年有著數百億元的短信收入。如果這部分收入都被互聯網企業分羹而去,其利益損失巨大。
推薦閱讀
這幾天,iPhone5貼膜成了“新貴”,一張小小的貼膜動輒一兩百塊,而且還賣得不錯。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賣一部iPhone5的利潤,竟然可能比不上賣一張小小薄膜更賺錢! 自上周五iPhone 5在南京正式開售后,一時成為時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信增添視頻語音功能 分析稱騰訊膽大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8/9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