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意外,未來6個月將成為保羅·歐德寧在英特爾的最后一段時光。
當地時間11月19日,英特爾公司突然宣布,現任CEO歐德寧將于明年5月退休,屆時他將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辭去CEO和董事職務。
關于此事,英特爾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Andy Bryant)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表示:"退休完全是歐德寧的個人決定。"他介紹說,歐德寧告訴他,"是時候向下一代領導層過渡了。"
按照英特爾的慣例,CEO一般年滿65歲才到強制退休年齡,而生于1950年10月12日的歐德寧才剛過完62歲生日。
隨著PC產業的日益衰落,如今的英特爾正處于向移動芯片市場轉型的關鍵時期,歐德寧此時打破慣例提前退休,多少令業界感到驚訝。但是,歐德寧的主動退讓或許也體現了他對英特爾更大變革的渴望。
自1974年加盟英特爾,歐德寧為這家公司服務了近四十年。他從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開始,一步步晉升至業務與市場行銷部執行副總裁、英特爾架構事業部經理,并于2002年當選為董事會成員,進入核心管理層。2005年第二季度,歐德寧接替克萊格·貝瑞特(Craig Barrett)成為英特爾第5任CEO,也是英特爾首位非工程師出身的CEO.
在擔任CEO的七年間,歐德寧的工作可圈可點:他對組織與成本結構進行了調整,以市場化的眼光將以往過于崇尚技術的英特爾改造成一個成功的商業化企業,并在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大幅提升了處理器的能效,同時還依靠資本手段進軍安全、軟件和移動通信等領域。此外,英特爾至今依然維持著良好的財務狀況。基于此,安迪·布萊恩特也在英特爾的官方聲明中宣稱,歐德寧是一位卓越的領導者,他曾試圖挽留歐德寧再多干一年,但歐德寧決心讓位給更合適的繼任者來引領公司的未來。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在2006年做出的停止智能手機芯片研發的錯誤決策,是導致如今歐德寧提前退休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使得英特爾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頭班車,從而讓ARM陣營后來居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作為ARM陣營代表的高通在11月8日發布第四季度財報預測后,市值升至約1060億美元,首次超越英特爾成為芯片業新龍頭,這無疑令英特爾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事實上,在目睹移動互聯網的勃興后,歐德寧也在努力殺入移動終端市場,英特爾推出超極本就是試圖反擊來勢洶洶的iPad,只是迄今收效甚微。
盡管在外界看來,歐德寧的謝幕不夠完美,但他留給繼任者的并非一盤死棋。
ARM陣營的挑戰
如果將時間倒回到歐德寧剛剛上任的2005年,那時移動互聯網還未興起,英特爾的最大競爭對手還是AMD.
憑借著固定互聯網時代PC的蓬勃發展,英特爾通過與微軟的緊密合作打造了"Wintel"聯盟,成為了全球PC處理器市場的主宰。然而,非技術出身的歐德寧上任伊始便對英特爾的全球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將公司業務重組為移動、數字企業、數字家庭、數字醫療和渠道平臺幾大事業部。如今看來,這是一項面向未來的調整,其中就包括了移動業務,不過,這項調整并未帶來顯而易見的效果。
當時,AMD來勢兇猛,一度憑借低能耗高兼容性的皓龍CPU搶下不少市場份額。眼見于此,歐德寧及時調整戰略。隨著性能功耗領先的酷睿處理器的推出,從2007年開始,英特爾徹底壓制住了AMD,成功捍衛了其在PC領域的王者地位。
很多人都認為英特爾和AMD的競爭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芯片行業的主旋律,而忙于與AMD交戰也讓英特爾忽略了移動業務。但事實上,早在2000年,英特爾便已開始對手機智能芯片的研發,由于投入巨大并且持續虧損,歐德寧在上任后的第二年便停止了該項目。按照英特爾的商業模式,維持大投入大規模銷售才能確保盈利,當時還不成氣候的智能手機芯片顯然不符合英特爾的風格。此時,ARM陣營卻已悄然崛起。
ARM架構由ARM公司設計持有,這家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公司沒有任何硅谷血統,但它的ARM架構卻迅速成為移動通訊處理器市場的王者。
相比英特爾的x86架構,英國人開發的架構芯片具有低成本、高性能、低能耗的特點,尤其是最后一個特點使其特別適合于移動設備。并且,ARM公司自己不生產芯片,只是將處理器架構授權給其他芯片廠商,收取專利費用,由此造就了一個龐大的ARM陣營。據統計,目前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以及25%的消費電子產品都在使用基于ARM架構的處理器,整體市場占有率達到28%.自2007年以來,ARM的市值增長了370%,同一時期,英特爾僅僅增長了4.8%.
在整個ARM陣營中,對英特爾威脅最大的非高通莫屬。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超過3億臺,增長率達到45%,而在手機芯片市場,高通所占的份額達到48%,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設備的日益普及,正是造成PC銷量持續下滑的重要因素。有分析認為,未來傳統PC將可能被移動設備所替代,這也正是歐德寧所擔心的。雖然現在就斷言PC消亡尚為時過早,但對英特爾來說,想要繼續保持自己在整個芯片產業中的領先地位,繼續固守PC的陣地顯然是不行的。
為了應對ARM陣營的挑戰,英特爾在今年年初重返移動芯片市場,并表示這將是其未來的核心業務。然而,智能手機市場早在2008年便已開始迅速發展,在時機上,英特爾已然落后于競爭對手,加上基于x86架構的處理器在功耗、穩定性等方面均遜于基于ARM架構的處理器,因此除了聯想和印度Lava之外,英特爾難覓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其移動芯片市場占有率僅為0.2%.
現在看來,歐德寧當初放棄手機芯片研發,沒有及早推出針對移動設備的x86架構芯片成了近年來英特爾最大的戰略失誤。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盡管WindowsPhone早已被業界稱為與iOS和Android相抗衡的三足鼎立產品之一,但實際情況是WindowsPhone的市場份額從未超過10%,并且每況愈下。WindowsPhone的這個榮譽是人們對IT巨擎微軟的期盼,WindowsPhone是被微軟光>>>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8/9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