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電信資費計時單位問題。目前按分鐘計費是國際通行做法,但有一個四舍五入的問題。“目前我國采取五入四不舍,對此,工信部在研究新方案,會給出公眾滿意的答復。”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的通話一般按照分鐘計費,不足一分鐘也算一分鐘,而長途通話采用每六秒計費,不足六秒也算六秒。
此前的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夏績恩“炮轟”現行的手機計費模式,認為“不足一分鐘按一分鐘計費”的做法,有違《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和《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
根據夏績恩的調研和計算,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2010年合計8763.64億元的營業收入中,約有1132.8億元是因多計費而相應增加的收入;而分攤到當年8.63億手機用戶身上,每個用戶每年被不合理計費模式多計收的費用為131.26元。
夏績恩建議取消現行不合理的計費模式,采用按秒收費或者約定俗成的“四舍五入”原則計費。
呼吁按秒收費的,不止夏績恩一人。就在上月,哈爾濱市工商局提議按秒計費,并啟動了“叫停電信收費不合法規則”行動。
不過,“按秒收”之類的提議長期遭到電信業內人士的反對。不久前,《人民郵電報》便刊發文章指出:“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實行以秒計費,包括韓國、日本仍然以3分鐘為一個計費單位。事實上,從全球來看,更多的是趨向于包月制、套餐制。”
針對夏績恩的計算方法,反對者更是指其計算不準確,三大運營商2010年合計8763.64億元的營業收入,不能等同于手機話費。
據電信業內人士稱,從技術角度而言,按秒計費并非難事。爭論最大的主要是成本問題,按分計費設備改造成按秒計費的設備需要投資,盡管通信設備廠商非常歡迎這筆投資,但這些錢最終都要由消費者負擔。
推薦閱讀
上海鐵通寬帶費最高“裸降”50%,全國兩會前后,寬帶資費下調漸成今年上海電信市場的熱詞。中國移動(微博)上海鐵通公司7日宣布旗下寬帶資費最高“裸降”50%。這是不久前中國電信(微博)上海公司宣布針對企業寬帶用戶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苗圩:工信部正研究手機話費更合理算法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0311/3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