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于斌)在我國,按照現行的資費標準,打電話的時候,如果通話不足一分鐘,一律按照一分鐘來收費。最近,哈爾濱工商局啟動“叫停電信收費不合法規則”行動,高調叫板電信行業的計費方式。昨日,人民郵電報又反擊哈爾濱工商局,稱其“越權”,表面看上去,這似乎又是一場“神仙打架”。
一個很久以來就讓民眾詬病的電信計費方式,被哈爾濱工商局出面叫停,民眾歡呼不已。而仔細探究電信收費方式,居然是典型的劫貧濟富,此類計費方式就應當止!
就像哈爾濱工商局說的,單次按分計算,不足一分鐘按一分鐘計算,假如只說了十秒鐘,它按60秒收費,就等于多收了50秒的錢,那50秒根本沒有接受它的服務,也沒有消耗它的資源。累積的通話時長100分鐘,但花費可能是130分鐘的錢。這個分析是一定的,就是在這樣帶有剝削性質的收費中,中國電信業進行了早期的原始資本積累。
等價有償、公平、誠實守信是我們現實經濟交往的基本原則。人民郵電報稱“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實行以秒計費,包括韓國、日本依然以3分鐘為一個計費單元”,并不能證明中國電信業按分收費就正確。人民郵電報恰好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確實“有少數國家按秒計算”,這就是說,就說明按秒計算從程序上能夠實現。之所以能實現卻不去作為,主要還是按分收費后面有那些見不得陽光的財富。
用所謂的電信業歸口通信管理局來規避工商部門的監管,只是電信業的一個搪塞之舉。通信管理局充其量就是從技術和準入等方面對電信業進行監管,而人事、資金等基本都是電信自己掌控。電信業作為一個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就要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管理。就像電信業的養老歸勞動部門,用電歸電業部門,納稅歸稅務部門,防火歸消防部門,防疫歸衛生部門一樣,既然電信的工商營業執照就是工商局給頒發的,就必須接受工商局的管理。
多掙一分錢,都是裝入電信業自己的腰包�,F實生活中,那些“更多的是趨向于包月制、套餐制”的,往往都是有錢人,基本不太在乎資費問題。而認為計費單元越細越合理,正是那些沒有錢去包月搞套餐的底層民眾,電信業計費方式剝削的恰好都是這些人的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講,電信業按分計費玩的就是劫貧濟富的游戲。
鑒于中國電信業早期投入都是國有資產,再加上近年來對民眾赤裸裸的剝削,已經讓電信業積累的大量財富,現在也該到對民眾進行反哺的時候了。再按分計費則顯得電信業和主管部門都不厚道,劫貧濟富更不利于社會和諧,電信按分鐘收費的方式必須叫停。
推薦閱讀
中移動稱SIM卡無卡復制不可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運營商按分計費模式應當叫停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0214/3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