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則面試笑話中,Google的HR問應聘者,你是怎么知道我們公司招人的?應聘者回答:百度上搜的!一句話,飯碗沒了!如果Google聽到了,恐怕也笑不出來,因為搜索巨人遭遇的本土化困境,已經徹底讓中國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當李開復掛印封金之后,Google本土化失敗的謠言四起。在創新工場開張大吉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難道Google真的淪為精神導師的棄兒?李開復另起爐灶,招兵買馬,吸引資金,組建團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他的公關經理在硅谷宣揚著創新工場的理念——幫助年輕企業家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很多北京和上海的投資人都認為,李開復之意義,離開比新建所傳遞的信息更豐富。或許,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已經準備撤退,李開復深知此意,所以先行告退。畢竟,Google在北京的員工曾在9月份上演了一幕幕壯懷激烈的離職行動,這不是路演,而是一次有計劃的抽身。為了做中國搜索的老大,Google努力了快十年,但是無功而返,的確有點可惜。雖然它從來沒有說要改變中國的本土化政策,但是加州總部確實心急如焚。
為什么大小通吃的Google會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差勁的搜索結果?不靠譜的服務?老生常談的紅牌?還有勁敵百度?的確,懂中文要比單純的強化技術,更需要下功夫,在這一點上,Google顯然是水土不服。
為了扳倒百度,Google挖來了剛剛從微軟卸任的華人李開復,自己人總該了解自己人吧!李開復走馬上任后,雇傭了超過100多個北京的工程師和語言學者,用了2年的時間,把Google的市場份額從2007年的21%提升到今天的31%,可謂有所建樹。
不過,百度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它的市場占有率相應地也從58%提高到64%。而且李彥宏率領他的團隊還不斷創新挖掘流行趨勢,把Google甩在了后面。不是有個段子說,孩子教老媽上網,說你查資料用Google啊,結果老媽點開百度,輸入Google,然后再查。由此可見,百度成了深入人心的習慣,是下意識的搜索慣性,這讓它可以一家獨大。同時百度也把創新當做急先鋒,2006年推出了移動搜索,而Google遲了一年才推出。百度不斷利用大眾媒體豐富搜索,鞭子抽在身上,Google也立刻上馬了視頻搜索。這種亦步亦趨的被動跟隨,顯然讓Google處于下風,非常不爽。
洋品牌似乎對土辦法很是吃不消。百度,再一次印證了互聯網是創造奇跡的江湖。無獨有偶,當當生擒亞馬遜,也是本土品牌揚眉吐氣的經典戰役。阿里巴巴力克eBay更是令很多電子商務的行家大跌眼鏡。這三個案例,本土的經營者巧妙地將文化與用戶需求、網絡使用習慣結合在一起,從而占據了各自行業中的頭把交椅。
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再也不受太平洋對岸的威嚇與脅迫,真刀真槍拼下來,這樣的勝利值得回味。開個氣候大會,英國那廝還說中國挾持大會,簡直無稽之談,但是反過來說,堅持正義的中國,正是用經濟實力提高了自身的話語權,這是老馬提過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每個中國的初中生都可以給出簡單邏輯。
不可否認,李開復組建了超強的團隊,Google還在一點點地追趕著百度。不過,如何能夠吸取屢遭紅牌的教訓,或許是Google應該多學習的地方。畢竟,這是中美國情的差異性,雖然“中美國”這個詞已經進入了流行字典,但是文化休克現象依然存在。來中國,得按照東方人的游戲規則玩。
Google挑戰多多,該怎么抉擇,可能就在于如何學比趕超了,這不是也不可能是大躍進,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小碎步踱著,或許,語音搜索等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帶給Google更多的機會,畢竟它比百度還有個優勢——Nexus On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12月18日,幾乎各大網絡媒體同一時間發布了羅瑞明先生的《打擊手機“黃禍”還得依靠實名制》文章,更多的網絡媒體幾乎是頭條評論,千龍網還配發了編者按。對此,民坊社區網友江南少年將此文章曬在了“時評人家”欄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年終盤點:Google被中國撞了一下腰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1/25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