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節日出行升溫和即將到來的學校寒假,網上購票因其快捷、便利和價格便宜等優勢逐漸贏得人們的青睞。此時,騙子也瞅準了網絡購票而“大行其道”。經過調查發現,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受過高等教育的網民最容易受到此類不法侵害,尤以在校大學生和公司職員最多。此外,網上購買數碼產品(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網游產品(Q幣、游戲幣、游戲賬號、游戲裝備等)以及二手車、手機充值卡等商品時,騙子也多以相同方式進行詐騙。
網絡購票詐騙手法
手法一 利用假網站
騙子通過虛假購票網站、提供虛假鏈接或網頁,當事主被引入假冒網站或假鏈接后,一旦輸入賬號、密碼,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騙子竊取,賬戶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領。
手法二 拒絕安全支付
交易時,騙子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謊稱“賬戶最近出現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寶,可以不收手續費,便宜一些”等。
手法三 約見匯款
事主通過網上購票時,騙子一方面假意約見事主在某地見面給票,另一方面又要求事主的朋友在銀行門口等待,一接到事主電話就馬上匯款。此時,騙子便通過“來電任意顯軟件”
冒充事主給其朋友打電話讓其匯款,利用事主尚未與朋友進行聯系的時間差騙取匯款。
手法四 收訂金、保證金
網上購票時,騙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數額的訂金或保證金后才給票,然后利用事主急于拿到票的迫切心理以種種理由誘使事主追加訂金或保證金。
警方支招
注意識別假網站、假鏈接,網上支付時使用比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寶、U盾等網上支付工具。調查顯示,80%以上的網上購物受騙是因為沒有通過官方支付平臺的正常交易流程進行交易。
不要輕信網站要求先付款后送票的交易請求,盡可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領取網購機票、火車票時要注意當場識別票的真偽。
不要輕信通過網絡發來的所謂“中獎”,不主動與對方聯系或撥打所謂的咨詢電話,凡是以各種名義先收費的多是騙子。
不要過分依賴網絡,遇有人借款或要求匯款時,要通過其他方式(如打電話)與朋友、家人、同事、客戶取得聯系,確定真假。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現在,筆者發現自己的疑問有很多。對于惡意軟件,筆者特別想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經過初步研究,筆者將目標鎖定在兩種木馬Zeus和URLZone上。Stewart先生不僅同意這一觀點,而且也具備足夠的能力。他給筆者留下的最深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1/25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