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候門”
黑客侵入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使用的服務器,泄露的一千封電子郵件以及相關文件顯示,科學家們表現出操控氣候變化數據的意愿,以營造恐慌心理,從政府或其他機構手中“騙”得更多的科研經費。氣候變化懷疑論者稱這個“氣候門”丑聞讓溫室效應使地球變暖這一理論變得不可靠。
2.亞馬遜刪除同性戀書籍銷售排行榜
2009年春天,許多作家和網站用戶在得知亞馬遜網站將數千冊男女同性戀書籍從銷售排行榜撤下后憤怒不已。這意味著,面向男女同性戀的書籍在亞馬遜搜索中顯示不出來。亞馬遜網站宣稱這只是一個技術失誤,還影響到其他類別的5.7萬冊書籍,為此發表了道歉聲明,恢復了之前的銷售排行榜。
3.谷歌“谷歌街景”侵犯個人隱私
“谷歌街景”服務旗下車隊穿行于世界各地,用裝在車頂的攝像頭沿途拍照。這還意味著他們會拍攝到個人及其私有財產的照片,有時還會捕捉到令人尷尬的畫面。盡管谷歌迄今在針對這項服務的一些訴訟中占據上風,但確實提出了一系列侵犯個人隱私的問題。
4.“谷歌圖書”給有版權圖書建索引
谷歌2004年宣布,作為“谷歌圖書”(Google Books)計劃的一部分,他們希望給數百萬冊來自大學圖書館的有版權圖書內容建立索引,此舉遭到出版商和作家的反對,他們認為這侵犯了版權。2005年,包括企鵝、麥格勞-希爾在內的出版商和作家因此一紙訴狀,將谷歌告上法庭。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根據和解協議,用戶可以通過谷歌購買數字格式的絕版圖書,或使用捐助給圖書館和高校的此類圖書。該和解已獲得初步批準,不過仍在等待最終通過。
5.網絡中立原則之辯
網絡中立原則關系到互聯網用戶的切身利益。在美國,堅持網絡中立的做法十分普遍,雖然沒有通過法律以保證這種原則的實行。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網絡服務提供商(ISP)根據用戶訪問的網站和使用的服務的頻率對他們收取不同的費用。過去幾年,美國國會共討論五個議案,爭辯雙方的代表也在積極活動,試圖游說議員和公眾接受他們的建議。迄今為止,美國尚未通過任何有關網絡中立原則的法律。技術博客和其他一些網站大多贊成保護網絡中立原則。
6.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限制帶寬使用
帶寬遏流(Bandwidth throttling)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普遍做法,以限制服務資源被過度使用,尤其是在用戶使用文件共享服務的時候。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宣稱,帶寬遏流有助于確保所有用戶具有適度的帶寬使用權,但批評者則認為,這對于用戶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不得不為更少的服務內容提供與以前一樣的費用。
7.Digg用戶“造反”
2007年,美國社交新聞網站Digg用戶發帖刊登了HD-DVD的密鑰。Digg隨后按照律師團隊的建議,將密鑰的帖子刪除,沒料到此舉讓用戶“奮起反抗”,他們公開了密鑰的鏈接,并將Digg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上海作家棉棉的代理律師孫景偉周三透露,棉棉愿意達成庭外和解,但不會收回讓谷歌道歉的要求。棉棉向谷歌中國提起訴訟,要求谷歌就在網上刊載她小說《鹽酸情人》部分內容一事公開道歉并賠償人民幣6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十年14個最具爭議事件:氣候門居首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1/25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