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谷歌威脅要退出中國市場,一些西方媒體發出贊揚,并迅速把這一事件變成了批判中國的好機會。白宮發言人吉布斯在谷歌正式宣布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之前,已知會了美國政府。仍出訪中的美國務卿希拉里數小時后便發表聲明,敦促北京跟進事件,她表示“對問題嚴重擔憂及疑問,正尋求中國就此作出解釋。
早前谷歌又否認了關閉谷歌中國和中國辦事處的傳聞,表示一切都將依與中國政府談判的結果而定。而據法新社消息,當地時間18日下午,在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員工停止工作一周后,美國網絡巨頭谷歌再次表示在中國的業務恢復正常運轉。“在發表聲明之后,我們給公司職員放了一段長假,以便運行測試和掃描,保證網絡的安全可靠”,谷歌在回復法新社的詢問中說,“谷歌中國的職員現在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一切業務正常運行。”
谷歌退出中國的消息最初來自谷歌內部。1月12日,谷歌高級副總裁在公司官方博客宣布,“不愿意繼續審查google.cn搜索到的結果”,可能將關閉谷歌中國。當天立即有競爭對手挖苦谷歌“市儈”,企業家稱其“愚蠢”,而更多網友則扼惋嘆息。一條慨嘆YOUTOBE、維基百科、推特、谷歌等網絡媒體由于中國的管制,最后紛紛退出中國的短信息在互聯網廣為傳播。
谷歌高層把“考慮退出中國市場”歸結為:不愿意繼續審查“谷歌中國”搜索到的結果。中國外交部14日以“依法管理互聯網”回應谷歌的說法,并重申中國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為。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無論谷歌最終作出任何決定,都不會影響中美經貿關系大局,中國將堅持為海外投資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當前,中國互聯網上的管理有一些爭議,但怎么改,要充分尊重中國的現狀,也要以中國社會的承受力為基本判斷標準。中國社會目前已經相當開放,互聯網的成長不斷激勵著它,今后的中國只能更加開放。但是,任何開放都是有度的,而且開放要有一個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雖然谷歌借美國政府施壓,但中國的監管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且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進程和技術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谷歌搜索模式的直接復制肯定是行不通的,這也需要市場的培養。
2006年,谷歌在同意審查其搜索結果的情況下推出了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正式進軍中國市場。不過谷歌在國內運營并不順利,先后遭遇了“牌照門”、“偷稅門”、“涉黃門”等一系列事件,其業務量也一直停滯不前,市場份額遠低于本土霸主“百度”。有媒體分析文章指出,谷歌改口意味著它挑戰中國政府的賭博正在失敗。JP摩根的分析師迪克評價稱:“谷歌跟中國政府的關系已經搞僵了,即使留在中國,估計日子也不好過。接下來,對于谷歌而言如何收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事件回顧:
>> 1月12日下午谷歌法律總監大衛德拉蒙德(David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中發表文章作上述表示,由于面臨來自中國內部的網絡攻擊和不愿意繼續接受搜索結果審查,谷歌將重新評估中國業務運營的可行性,將在未來幾周探討在法律范圍內運行一個不必經過過濾的搜索引擎,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可能意味著將不得不關閉“谷歌中國”,甚至是谷歌中國辦事處。
>> 幾天前表態要退出出中國的谷歌(Google)18日否認媒體報道的關于關閉其中國網站和辦公室的新聞。前后態度判若兩人。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15日在接受美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也表示,希望能與中國政府協商取得一致后,繼續留在中國。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今日在2009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透露,2009年下半年總署還對違法違規網絡游戲進行清理整治,對內容低俗的首批71款游戲進行了查處,第二批也正在抓緊落實中。 1月20日消息,新聞出版總署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中國業務恢復 政治施壓或以失敗告終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1/25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