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團購用戶數從2010年底的1875萬增長至2011年中的4220萬,半年增長率達到125%。
隨后,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在微博上對此數據發表看法:“今天看了CNNIC 2011年上半年的互聯網報告,團購用戶增長125%,看起來增長很猛是吧?但是,在這半年里市場費用漲了10倍,從業人數漲了10倍,運營成本漲了10倍,投資金額漲了10倍。泡沫快跟臭氧層一樣大了。這個冬天很快來,這個冬天會很冷。當然,冬天過去就會有春天,看你是否熬得過去。”
此前,王慧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團購的冬天即將來臨,而且這個冬天會非常冷。”他預測,未來半年至一年內,團購市場將由上升期轉入下降期,期間會出現團購網站倒閉、甚至老板卷款潛逃事件。
此觀點引起業內不少人士的共鳴,艾瑞專家、資深IT人士王英雄曾給團購網站算過一筆賬:大點的團購網站,按每月營業額2億元來算,利潤抽取10%,每月毛收入2000萬,扣除人員成本3200萬,廣告和市場投入2000萬,運營成本200萬,那么這個網站每個月的情況是 2000-3200-2000-200=-3400萬,即每個月虧損3400萬。一年至少要虧掉400000000(4個億)。
這就是當前國內團購行業的現實,據了解,目前國內團購網站的平均毛利率其實低于10%,大部分都處于虧損狀態,短期內很難看到盈利,加之競爭激烈,商戶再次開發的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行業毛利繼續趨于降低。 此外,由于團購業自身的規模化特征,要求其在各個城市進行擴張,這樣必然帶來人力成本的上漲,以及廣告和市場推廣費用的增加,運營成本也隨之上升,加之毛利本來就低,這無疑是加速了虧損。 對于這種持續虧損的狀態,團購網站該如何應對?王慧文表示,“團購行業這種低毛利、大規模的特征就要求企業在管理上非常強,就更需要團購網站必須在精細化經營、成本控制、數據驅動運營、用技術提高效率上做的更好,稍微粗放一點就會加速失血,因為有那么多人,每個人一年浪費一萬塊錢,公司可能就虧損了。”
他以房產業公司萬科舉例說:“萬科的一個基本準則是不做超過30%利潤的項目,用這種方法逼迫整個公司必須精細化經營,培訓好人才,做好規范化、流程化、數據驅動的經營,而不是采用不計成本的燒錢方式。”
推薦閱讀
“Groupon市場份額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團購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Yipit數據產品經理大衛?辛斯基(DavdiSinsky)說,“一年半前,Groupon開創了團購交易的先河。因為它的巨大成功,這家網站吸引了大批競爭者的效仿。”>>>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11230/20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