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上關于@羅永浩可愛多 微博直播“怒砸”自家西門子冰箱的故事,一度吸引了不少社會看客眼球。初看我以為是一場維權,越看越不對勁,感覺就是一場明顯導演戲份的鬧劇。但是明顯這是場冠以“名人維權”實則“暴力強奸民意”的鬧劇,為何還是得到社會大眾,包括很多媒體人士樂此不疲的追捧呢?
老羅號稱也是加V名人,曾經的牛博網的創始人,老羅英語培訓機構的創始人。他對自家西門子冰箱質量表示不滿,然后上網發微博抱怨,結果有粉絲跟帖說,自家冰箱也存在不用力門關不緊的現象。于是老羅憤然得出結論,西門子存在“質量門”事件。
西門子的冰箱有沒有質量門,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是光從老羅的個案來看,實在難能得出讓人信服的質量門結論。因為這臺冰箱,除了老羅不斷在微博上聲討質量不好的文字外,直至被拉到西門子中國總部公開砸爛,其質量好壞我們皆無從得知。因為老羅始終沒有讓專業廠家上門檢測過。質量好壞只是他自己說了算。在這個講究事實證據的社會,沒有調查就硬逼著人家道歉,承認過錯,確實有點勉為其難,不合情理。
老羅的解釋是,我不想跟你私了。“網上還有幾百名粉絲也是有這樣的問題,光檢測我那臺沒有意義。”老羅也沒有去過質檢部門檢修,因為“不去,質檢部門你去過嗎?嘴臉難看得很,而且還沒怎么樣就要收你一大筆錢,都夠砸十次冰箱的經費了。”
所以這是整個老羅導演的冰箱砸戲案中一個奇怪的邏輯:我就是不讓你上門檢測冰箱,我認為是壞的,你就得是壞的。你就得道歉。不僅要向我道歉,你還得向全世界道歉。如果你不道歉,就是你的錯。我就可以采取各種手段把事件鬧大,指責,羞辱、嘲笑、打擊你,連帶你的親戚,你的員工,你的家人,你的朋友。
所以我們看到,老羅沒有選擇與西門子冰箱的出品方博西家電溝通,而是直接把冰箱拉到西門子中國總部的北京去砸。因為它們有共同的品牌商標。照這樣的邏輯,我覺得他接下來應當組織人把家里的另一臺冰箱拉到德國大使館去砸,因為西門子是德國的,也是歐盟的。他的目的說白了就是一個,鬧大。
微博盛行,還讓我們更加地看到互聯網英雄的神奇,也讓我越來越多地見識到名人也不過如此,“二”得可愛,可氣又可笑。所以我們還看到,@羅永浩可愛多 還發出,“不少網友表示想砸掉自家關不上門的西門子冰箱,但由于工薪階層財力有限,只能含恨繼續使用。有鑒于此,我決定為798的砸冰箱行為藝術活動公開拉贊助:如果有愿意為這些不幸的消費者提供財力支持的商家(最好是冰箱廠家),請和我聯系,我會在牛博網和我所有的網絡平臺上為你們提供一年的免費廣告服務。”
誠然,消費者誰會吃飽著撐著無理取鬧呢。我始終堅持支持任何人為維護自己消費權利的維權行為,力挺類似老羅這樣的名人維權。但是我始終認為,消費者和企業都有維權的不可冒犯的權利。并不是消費者永遠是對的,企業就必須永遠承擔過錯。維權是一種權利,但有些底線還是要堅守的,即使你受到天大的冤枉。比如,老羅的冰箱始終沒有經過任何的第三方檢測,這個就是硬傷。采取簡單而暴力的維權方式,普通消費者或者出于無奈,但所謂的名人維權,如果假借民意,宣揚暴力,絕對的禍國殃民。
不幸的是,消費領域這樣的自說主張的暴力維權邏輯越來越多。這個存在著萬般無奈游戲規則的消費社會,越來越多地失去了正常解決問題的底線,而只能靠“說”靠“挑逗”來泄私憤。當奇丑、齷齪可以搬到大雅舞臺上去被欣賞,當無知、無恥輕易地冠上貴族帝王享受的標牌。所謂的名人維權,只不過是挑逗憤怒無聊的看客,共同樂得幫閑的一種集體無意識行為。說到底,粉絲也好,看客也好,不過是所謂名人營銷擺布的背景板而已。
也有人總結說,30年來,中國的消費維權已經形成了一種“鬧大”才能解決的崎形思維:要解決問題就要把事情鬧大,只有吸引足夠多的眼球,采取怎樣過分的手段,都不為過分。而廠商也形成一種處理模式:一旦事情鬧大,為了息事寧人,擔心領導怪罪,于是只好不再堅持原則,而用潛規則來維穩,花錢買平安。
早些年,原本消費者是處于弱勢的,經這么一折騰,嘗到了甜頭,周而復始。而現在所謂的名人也熱衷于代表民意,提出問題,不思量著解決問題,卻是通過微博用撒嬌,耍賴、暴力鬧大的方式,縱容個人的消費體驗凌駕于法律之上。指望著這樣引起重視,才會迅速解決。現在看起來,這種模式似乎放任各個領域皆然。這種模式遲早鬧出大事!
所以,當重口味的羅永浩淡定地表示,“反正在西門子在臺上陪我,不會很孤單”的時候,有些網民群情激憤大聲叫好,于我卻是深深感到,哪里刮來的陣陣寒意。
推薦閱讀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里,家電零售業熱鬧非凡:一來很多消費者趕著 以舊換新政策的末班車買新家電,促使傳統家電交易量驟增;二來是商家為提前搶奪春節市場,拼命在價格戰上做文章,紛紛推出年度最低價。從銷售數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羅永浩砸冰箱秀:名人維權,非要鬧大?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20301/11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