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2月開始,美的集團開始對小家電營銷體系進行系統性改造,其大部分地區的市場運作由合資銷售分公司模式回到代理制。在60多家合資銷售分公司當中,只保留了11家,余下機構經過部分合并變為50個分部,這就帶來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影響——裁員。
顯然,在經歷了高速增長之后,國內白電巨頭正在面臨著自己轉型所帶來的陣痛。
裁員事件發酵
讓美的裁員事件迅速發酵的是年輕的日電集團。
有媒體報道稱,近期美的集團大幅度裁員,制冷集團60多家各地銷售公司裁員幅度在40%以上,有些超過60%,總部約50%;日用家電集團2012年大規模校園招聘的新員工幾乎全裁。
據了解,日電集團在全國建設了60個銷售分公司,美的日電和經銷商各占部分股份,而美的日電總部向這些分公司派駐大量銷售員工。
美的日電集團中國營銷總部公關部部長朱源來(微博)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目前確實有銷售人員離開了美的,但是傳言的50%裁員根本就無從談起。事實上,美的各個產業集團和事業部在年底都要根據業績考核進行相應調整。今年之所以幅度會大一些,主要是因為家電行業整體下滑導致的。”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美的的確對小家電營銷體系進行瘦身,大部分地區市場運作由合資銷售分公司模式回到代理制,人員也隨之減少。60多家合資銷售分公司只保留了11家,余下機構經過部分合并變為50個分部。
美的日電在各地的營銷機構目前分為“直營型”的銷售公司與“管理型”營銷業務中心,后者又稱“分部”。變革之后,“管理型”取代“直營型”成為各地營銷機構的主流。
何享健曾警示“轉型升級”
“美的現在的狀況看起來有些搖擺,此前他們一直在宣傳的渠道扁平化現在正在進行著轉變,而何種模式更適合美的目前還不得而知。”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實際上,美的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早在今年8月,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每次內部會議都必提“轉型升級”,即四大產業集團和所有的事業部都要從規模增長第一轉變為規模與利潤同步發展,特別要提升品牌定位和溢價能力。
何享健提出這樣目標的動因則是,2010年年底美的集團戰略規劃部門提交了一份競爭力對比報告,除了空調壓縮機等一些絕對領先的產業外,在家用空調、洗衣機、冰箱、豆漿機等很多產業上,美的與標桿企業在毛利率、產品單價上都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按照美的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預計美的全年銷售規模將實現1400億元,繼續保持上升勢頭。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卻是,美的1400億元用了20萬名員工,而其他白電巨頭達到類似規模卻僅僅用了數萬名員工,當原材料等成本的快速上升在不斷壓縮美的的盈利空間時,美的的壓力可想而知。
美的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美的共實現銷售收入819億元,凈利潤28.8億元。但美的電器在第三季度收入增速明顯放緩,單季度同比增長僅9.41%,受“家電下鄉”政策變化影響,第三季度營業外收入較2010年同期減少72.19%。
一位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表示,這與海爾當年突破千億大關以后所遇到的問題非常相似,海爾這些年每年的復合增長率僅為幾個百分點,“美的在進行超高速發展的同時,并沒有在自身結構上得到優化。”
“不過,美的在整合全產業鏈上已經做得非常有優勢,接下來需要調整的是營銷模式和內部優化。”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白電的三大壓力
事實上,不單單是美的在面對自身發展戰略和外部環境萎靡所遇到的瓶頸,甚至整個家電行業都面臨疲軟。
在央視2012年黃金時段廣告招標會上,以往都在央視招標行業細分中居前三位的家電行業今年跌至第五位,格力和海爾的廣告投放均下降,甚至有多個品牌放棄了今年的招投標。
同時,來自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冰箱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9.64%,洗衣機下降8.17%,空調下滑12.11%,“成本提升、市場下滑、產能過剩,是白色家電行業面臨的三大壓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電業界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全球家電企業都不景氣,“不過國內外企業的最大區別就是,國外企業把全球裁員很大方地說出來,國內企業則非常忌諱。”
此前,松下、索尼、飛利浦、惠而浦等國際企業先后拋出過裁員計劃。另外,索尼還考慮將東京北部大約60公里處的崎玉市的辦公樓和土地賣掉。松下公司將在今年年內停止尼崎第三工廠的生產,此工廠是松下2009年12月剛剛建成的等離子電視機顯示器生產工廠。
有媒體報道稱,“盡管彩電行業今年三季度以來業績好于白電企業,但是創維(微博)、TCL(微博)等彩電巨頭對營銷和制造員工也進行了一定幅度的調整,而白電行業海爾、格力、格蘭仕也開始進行營銷渠道改革,其人員調整幅度一般在10%~15%。”
家電專家劉步塵告訴記者,今年第四季度家電銷售收入的下降將會是全行業的,在國內市場除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逐步退出的影響,行業淡季和房地產深度調整,以及經銷商對未來經濟預期的悲觀都讓出貨量下滑。“對于美的來說,正好利用這個時間節點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未來,這或許并不是壞事。”劉步塵說。
推薦閱讀
比起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這兩個老牌手機帝國,蘋果顯示出了基礎專利儲備不足的弱點。 和微軟并肩作戰,2011年蘋果公司也在全球范圍內,對競爭對手開展大范圍的專利侵犯起訴運動,引發了一場專利核戰爭。兩家公司的起訴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的小家電營銷體系改造:回到代理制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6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