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路曉俐介紹,3D節目的質量要求是不低于高清電視節目質量,在制作環節可以達到,但在播出環節目前達不到。
由國家廣電總局牽頭,央視、北京電視臺、上海廣播電視臺、天津廣播電視臺、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和深圳廣播電視集團等6家電視播出機構聯合投資開辦的國內首個3D電視試驗頻道將于2012年元旦正式試開播,春節期間正式開播。屆時,3D信號將采用衛星覆蓋、有線接收的形式,與其他十幾個已經開播的高清頻道一樣落地,由于信號統一,因此無論是“快門式”還是“偏光式”3D電視,都可以通過高清機頂盒收看3D節目,前期推廣試運行期間暫不收費。
初期每天首播節目量為4.5小時
本周三在上海舉行的“3D節目交流沙龍”上,與會人員透露了國內首個3D電視頻道的籌備情況。據介紹,由于3D節目從攝影棚到攝影器材到發射設備都需要全新的大規模投入,依靠單一的國內電視臺來開播難度很大,全球范圍內也沒有成熟的3D電視頻道,最終廣電總局選擇了多家電視臺聯合操作的方式。頻道全稱為“中國3D電視試驗頻道”,初期每天首播節目量為4.5小時,重播2次。其中央視、上海廣播電視臺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各負責1小時的節目,天津廣播電視臺、深圳電視臺和江蘇電視臺各負責半小時的節目。在分工的時段內廣告由各個臺自己插入,按照總局61號令,對廣告時間長度內部的一些限制,廣告也將制作成3D版本。
目前3D頻道的節目內容,主要以體育、動漫、專題、綜藝類節目為主,同時也還包括一些大型的實況轉播。這幾大類的選擇是在經過分析后所選定的,“主要因為這些節目比較有動感,適合用3D來表現”。同時他認為,電影、紀錄片、風光片也是3D電視適合的內容。據他透露,CCTV目前首批承擔的3D節目主要有《舞蹈世界》、《健身舞起來》和《花樣游泳》等。3D體育賽事會成為央視3D頻道播放的主要內容。據悉,央視已經購買了2012倫敦奧運會3D電視報道權,屆時將提供包括開閉幕式、田徑、游戲、體操等300小時的3D直播節目。根據廣電總局計劃,到2015年底前將有10個3D頻道推出。
央視龍年春晚有望3D化
會上同時透露,央視2012龍年春晚也將推出3D版本。央視《現代電視技術》編輯部的副主任李幼林則進一步指出,目前還只確定是錄播,因為錄制3D要比錄制普通版本多一倍的人力和物力,“比如2D版本只要一套設備就能做一個畫面,但3D的話,任何一個鏡頭都要兩套設備,而且必須要選擇不同的機位。機位如果選擇不當,就很容易導致最后拍出來的3D效果失真”。她表示,由于目前離春晚直播的時間已經很近,所以龍年春晚暫不太可能實現3D直播。昨日記者也就此詢問央視春晚導演組,但并未得到證實。
3D頻道4大瓶頸難以突破
盡管前景美好,但業內專家預測,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3D頻道也僅僅是個前瞻性的試驗頻道:首先,雖然3D很時髦,但是傳統電視的收視習慣,可能成為3D普及的障礙。參加沙龍的日方人員表示,“3D電視和3D電影不同,沒有坐在一起關了燈集體觀影的強制消費。看電視的時候往往是一家人坐在客廳,有時還會走來走去,做別的事情。這樣的模式決定3D電視要有足夠的吸引力,還不能成為家庭成員之間交流的障礙”;其次,3D電視內容對于拍攝技術和精細程度要求更高。拍攝3D內容時,如果將拍攝的主題置于太遠或太近,都容易造成觀眾眩暈。有專家介紹“有個健身操的節目,制作相當精良,觀摩的時候很有現場感,很多觀摩的專家都躍躍欲試,想和教練一起動起來。但是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如果觀眾戴著3D眼鏡運動的話,一方面那個眼鏡太重了,另一方面,只要觀眾一搖頭,就會看不清3D畫面。因此,3D電視頻道要想成熟,首先裸眼3D技術要成熟,但現在顯然還沒做到。”
第三,央視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路曉俐介紹,3D節目的質量要求是不低于高清電視節目質量,在制作環節可以達到,但在播出環節目前達不到。“這是因為我們在傳輸最末端采用sidebyside的雙連接方式。左邊和右邊都是壓扁的圖像。所以1/2的清晰度就沒有了,接收端是達不到高清的質量的”;最后,并非所有人都能收看3D電視。理論上3D信號將覆蓋超過1.149億以上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不過,從全國數字電視現狀來看,運營商免費配發用戶的機頂盒80%以上是標清,即使是3D節目開播、用戶擁有了3D電視機,但沒有高清機頂盒的用戶仍舊無法觀看3D節目。另據路曉俐介紹,3D電視頻道的定位是付費頻道,但在頻道開播初期,為了盡快做好推廣,3D頻道會作為免費的公共頻道,當用戶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后,會將3D頻道轉化為付費頻道。路曉俐預測,收費估計會在4-5年之后。
推薦閱讀
對家電行業來說,2011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去年就有專家預警,今年家電市場不會再現去年的繁華景象,但誰也沒想到情況會這么糟糕。用一位家電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家電業剛以大繁榮的姿態告別一個21世紀第一個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6家電視機構聯合開辦首個3D頻道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6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