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主要的空調生產制造基地轉變為世界最重要的制冷研發基地,中國用了20余年的時間。20多年來,中國制冷空調產業已經從當初單純的引進和仿制外國空調器產品逐步轉變為通過自身努力形成了系統的自主研發能力,并逐步趕超日美等傳統制冷強國,成為世界制冷工業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此次全球首臺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在格力的下線,不僅標志著國內制冷空調企業在歷經多年的苦心研發之后,終于打破了國外企業在中央空調領域的壟斷,而且還攻克了中央空調領域的多項世界難題,掌握了連國外企業都不具備的核心技術,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制冷空調產業的技術進步。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朝暉表示,格力電器之所以能夠占領行業技術研發的制高點,一方面與格力近年來在核心技術上的研發和投入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面,也是格力幾代技術研發人員苦心鉆研、勇于創新的結果。它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中國制冷產業的驕傲。
跨越“轉型期”的中國制冷
回顧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制冷產業的發展即可發現,國外制冷巨頭為搶占中國市場,不斷提升對中國的投資水平,而以格力為代表的中國制冷企業則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以應對,經過了20多年的競爭博弈,市場的天枰已悄悄地向著“中國創造”傾斜。
珠海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曾對此進行了頗具代表性的總結:1996年以前建立的外資企業大多以輸出資金為主,真正提供技術的外方投資企業相對較少。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許多國外制冷巨頭開始加大對國內投資的力度,投資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中國制冷業也開始由單一的加工組裝產業開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由以制造為核心轉變為建立研發中心。這種戰略轉變意味著,中國制冷市場的巨大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中國制冷空調企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制冷空調行業企業與國際機構間的合作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2009年2月18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大金工業株式會社在珠海舉行盛大的全球戰略合作發布會,這是境外空調廠家第一次在產品設計、零部件開發階段與中國企業開展強強合作、平等對話,在中國空調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世界制冷看中國 中國制冷看格力
在中國制冷產業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日益嚴峻的環境與能源挑戰對中國制冷產業提出了新的課題。據了解,目前我國仍然是能源消耗大國,其中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25%左右。而建筑空調系統能耗約占建筑能耗的50%,因此空調系統的節能已經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相關部門已經初步確定全國近40座城市作為“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要求每個城市未來兩年內完成改造建筑面積不低于400萬平方米。按照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專委會統計的數據,目前全國既有建筑面積430億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積占一半以上,節能達標率不足10%。如果以每平方米建筑的改造成本2500元到3000元計算,公共建筑節能市場規模可達50萬億元左右。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商用中央空調的使用率占商用空調行業的45%,全國目前有近5億平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大型商用空調。預計到2015年末,建筑節能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中央空調節能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40億元。
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空調系統的能耗,國內外不少空調制冷廠商都將目光瞄準了代表中央空調行業最具有核心科技的產品——離心式冷水機組。離心式冷水機組是目前國際上能效最高的大型中央空調機組,以往只有美國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了其核心技術及生產工藝,而當時國內的大型中央空調項目也幾乎被美國的幾大中央空調品牌壟斷。
但是“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不可以替代,替代品能否產生替代效果,關鍵是看替代品能否提供比現有產品更大的價值/價格比!”商業管理界“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就這樣指出。按照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技術的進步將導致競爭雙方力量的不均衡,誰能主導技術的前進,誰就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很明顯,格力深諳此道。
“我們必須在研發領域做出突破和創新,并且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格力副總裁、總工程師黃輝坦言。作為中國制冷空調行業的領軍企業,黃輝認為包括格力在內的所有民族品牌都有義務擔負起振興中國制冷產業的重任。不過要想真正打破國外制冷巨頭的壟斷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據黃輝介紹,雖然國內外研發出了不少建筑節能產品,但要么電機效率太低,要么操控復雜、價格昂貴,始終沒有一款理想的產品達到高效能的水平。為了實現機組整體效率的提升,格力潛心研發,先后開發出新型高效變頻離心壓縮機和專用的永磁同步電機,以及機載四象限變頻器,并打破傳統的設計理念,率先提出“寬頻”設計方法,最終成功研發出了這款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
格力自主研發的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成功下線,不僅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全球中央空調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而且對于我國大型公共建筑飛速增長所帶來的空調節能需求而言,格力這項新技術還具有巨大的推廣以及應用價值。
中國制冷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發展創新是主導,技術是關鍵。“中國要想繁榮,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走發展技術創新的道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邁克爾·波特在深入了解中國制造企業實際情況之后建言,“企業可以對已有的技術資源進行綜合和轉化,在此基礎上便有了創新,而企業技術轉化的能力也將再次獲得質的飛躍。”
邁克爾·波特的理論在格力電器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在暢談格力的成功之道時表示,沒有核心技術就等于沒有質量,沒有質量的人,是永遠站不起來的,要站得起來,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質量,這個質量就是科技。沒有這個科技創新,就沒有質量。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成立2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冷設備生產、研發和消費大國,對比國內外發展情況,我國制冷空調行業正在從制冷大國向制冷強國邁進。
中國制冷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制冷業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感到震驚,這是行業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孜孜探求的結果,行業的快速發展令人欣慰,然而也必須正視行業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技術研發、產品結構等問題。從長遠發展來看,做大做強必須解決技術水平上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培養自主設計、自主創新的能力。只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中國才能真正實現制冷強國夢想。
不僅如此,伴隨著我國制冷空調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外制冷巨頭還在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滲透力度,這對行業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行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產業調整的格局,這輪調整對優秀的企業而言不失為升級發展的好機會,兼并、調整、鞏固、擴張,行業的發展也必將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推薦閱讀
業界擔心,政策紅利在年終的突然退出可能讓明年的家電市場雪上加霜。 再過三天,已經實行兩年的家電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將如期結束。早報記者獲悉,從上周五起,滬上爭搭家電以舊換新末班車的市民數量明顯增加,蘇寧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跨越“轉型期”中國制冷產業華美轉身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