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同質競爭、渠道強勢環境下,行業潛規則難改
說來可悲,忙碌一年,到頭來整體利潤率才5%~10%,大多數利潤都被賣場的各種收費給刮走了。”時值春節前市場備貨階段,這幾天十分忙碌的食品供應商于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吐苦水。
針對零售商巧立名目,向供應商收取大量費用的“潛規則”,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發展改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全國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
2011年12月26日,上述五部委印發了有關工作方案,1月10日,五部委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具體工作。
“此次處罰可能頗為嚴厲,如果嚴重的話,或者額度過大,還有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表示。
“我們也看到了最近五部委著手整頓零售商亂收費的消息,但實際上還是難以解決根本問題。”于先生認為。
嚴重者將負刑責
為何選擇在目前的時機進行如此嚴厲的整頓?消息人士對本報表示,這緣于去年很長一段時間包括供應商、消費者在內的舉報。
政府部門一直在醞釀整頓,由于涉及的部門較多,協調需要時間,所以現在才公布行動方案。上述消息人士表示,這其中的因素很多,包括對供應商、消費者的不滿采取行動;規范市場秩序,也包括為今年宏觀經濟政策“擴消費”目標發力。
而此次活動的重點目標,就是那些具有市場優勢地位,不論對消費者還是供應商都有話語權和吸引力的大型零售商,一方面這些大型零售商可以利用更多的優惠折扣,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又由于需求量大,而對供應商有吸引力。
商務部網站公布的消息稱,清理整頓主要針對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超市、百貨店、電器專業店等大型零售企業及其下屬門店,包括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的企業(集團):一、最大單店營業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含);二、門店數超過20家(含);三、2010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含)。
不符合上述條件,但供應商反映其存在違規收費行為的零售商,可由省級商務、發展改革(物價)、公安、稅收、工商等部門研究納入清理整頓范圍并報國務院有關部門。
“具體的企業名單,由各個地方自己根據這些標準來定。”上述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前期調研,此次清理整頓明確了“違規收費”的名目,包括零售商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向供應商收取的合同費、搬運費、配送費、節慶費、店慶費、新店開業費、銷售或結賬信息查詢費、刷卡費、條碼費(新品進店費)、開戶費(新供應商進店費)、無條件返利等。
作為一種查處標準和未來可能的長效標準,有關工作方案還要求零售商對收費落實“明碼標價”。
沒有明碼標價,或者收費項目、標準、金額等與明碼標價不一致的,均應予以清理整頓。
整改包括收取使用促銷服務費不符合規定的要加以規范,違規收取的費用要責令返還,未明碼標價的要監督落實,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并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對涉嫌犯罪的要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
從對企業的處罰來看,最嚴重的可能性是,根據《反壟斷法》,除沒收違法所得外,可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可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三星維持其在電視市場的領先地位,它在11月共售出570萬臺電視,相當于每秒鐘售出兩臺。 三星也正在積極進軍智能電視領域,它正打造一款革命性套件,將每年為用戶的電視提供更新,使其雙核升級到四核,增加新功能,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賣場亂收費整頓風暴:供應商不看好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