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的電器與開利公司達成協議,雙方將整合在印度家用空調的生產與銷售業務及美的部分輕型商用空調的生產與銷售業務至一家公司,該公司初始投資產能約為100萬臺。這是繼海爾之后,國內空調巨頭的再度在印度設廠,這也標志著國內空調巨頭開始將目光瞄準印度的空調市場,準備大規模的進軍該市場。
在眾多新興國家中,作為最后被開發起來的的巨大空調市場,印度最受關注。一直以來,在印度市場,日本與韓國企業競爭激烈。韓國企業在印度發展已經有些年頭了,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基地和銷售渠道。
最近幾年,印度商用空調市場發展較快,預計2011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臺,同比增長13%。其中,變容量(VRF)系統的銷售量預計在2萬臺左右,同比增長40%。JARN采訪的幾個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預計,2011年VRF系統的銷售額將有30%左右的增幅。
2011年3月,印度的夏天才開始到來,比以往顯得稍晚,到5月末,溫度才緩慢超過40℃,但到6月,天氣又突然變得涼爽起來。JARN此前預計,2011年印度空調市場規模將達到410萬臺,與2010年相比有17.5%的增幅。
在印度市場,此前只銷售高端產品的日本企業轉變了戰略,開始兼顧產品的數量。此外,他們還招聘印度當地員工來開發更適合印度市場的產品。靜音又不昂貴的分體式空調正逐步取代窗機,松下的Cube系列就是這種產品線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印度能源效率局(BEE)正逐步提高家用空調能效星級評定標準。2010年及2011年,獲得五星的家用空調,EER最少要達到3.1,到2012年,這個標準將提高到3.3,到2014年時將達到3.5。現在,所有企業都密切關注印度的能效制度。根據印度林業環境部(MOEF)2009年發布的印度HCFCs階段性替代路線圖,日本企業計劃采用R410A制冷劑代替R22制冷劑,但印度當地企業很可能還將使用R22制冷劑一段時間。
在印度市場,日本與韓國企業相互競爭的局面將被打破,將會發展成為中、日、韓三方的角逐。雖然韓國企業在印度發展已經有些年頭了,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基地和銷售渠道;而日本企業也開始建立連鎖專賣店銷售產品;但是中國企業的實力也不容勿視,特別是在家用空調方面,無論是技術還是營銷中國企業都已具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推薦閱讀
上周有媒體報道稱,家電產品機身上貼著的中國能效標識存在水分,一些企業為分一杯羹,不惜在能效標識上造假。虛標能效等級已經成為家電行業的潛規則。 隨后,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家電行業普遍存在技術參數虛標問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日、韓三方將角逐印度空調市場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