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迷網購、看3D動畫、聽新春音樂會……龍年春節期間,一場場文化盛宴在全國各地上演,在政策“利好”推動下,異彩紛呈的文化消費迎來“開門紅”。相形之下,政策調控之下的樓市、車市和家電市場卻歸于平淡。
春節消費市場變化猶如“風向標”,既反映了百姓生活的新變化、新期盼,也折射出中國經濟正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家電車市“偏冷”:期待優惠政策“接續”
“合肥今冬特別冷,暖手寶銷量比去年增加兩成左右。”合肥市一家家電賣場銷售員說,南方雨雪多催“熱”了取暖類小家電市場。但記者從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等大賣場了解到,今年春節家電銷售總體平淡,大型家電銷售從去年底到現在走出“L”形曲線。
上海南京路一家家電賣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期間促銷力度并不低于去年,但估計銷售額同比要下降一兩成。
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表示,今年春節市場冷清是多重因素疊加所致,雖然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但大城市家電消費增長乏力。
與家電市場“不溫不火”相似,春節期間多地車市也較冷清。為刺激消費,一些店面增加了網上銷售服務和派送禮包等措施,但效果不明顯。
“家電下鄉和購車補貼等政策陸續退出,‘末班車’效應也已基本釋放完畢,現在面臨政策的真空期。新的刺激消費政策尚未出臺,對家電和汽車兩種商品的需求有一定影響。”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說。
對于刺激政策,多數受訪群眾表示“戀戀不舍”。家住北京順義區的張女士說:“像我這樣離上班地方遠、又要接送孩子上學的工薪族并不少,買車是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補貼不僅能節約開支,還能暖人心。”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近日表示,今年商務部將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
“宅”在家中“網購”:改變春節消費時尚
與往年不同,成都市民史春東今年春節選擇待在家中,不再趕往人山人海的春熙路商圈去“淘貨”了。“在家輕觸鼠標,一件件商品就能展現在你面前,而且價格比商場還要便宜呢。”史春東說,“網購也是我‘抗漲’的法寶。”
去年以來,物價持續上漲挑動百姓的神經,也使網上購物愈加受到百姓青睞。四川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王建立說,與傳統消費相比,網購減少了生產廠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流通環節,價格便宜、時尚快捷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一些網絡商城在春節期間掀起了促銷熱。記者點開淘寶商城、優購網等網站,“春節不打烊”“千萬紅包送”等特大字樣在屏幕上跳躍。
優購網上鞋城公關總監王恩斌說,今年春節,商城堅持24小時不打烊,買家可以隨時下單。“為拉動春節消費,我們還給消費者發放一定額度的優惠券。”
“越來越多的百姓選擇網上購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價上漲給生活帶來的壓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研究所高級咨詢師田炎說,“隨著網絡購物法規不斷完善,這個無形市場將越做越大。不過,這對快遞行業的發展形成嚴峻考驗。”
推薦閱讀
就在春節前,百視通(600637,收盤價11.33元)還對媒體有關公司IPTV業務的報道進行了澄清。然而辟謠不到一個月,百視通昨日(1月30日)發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上海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上海電視臺)正與國內相關廣電機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龍年春節家電“偏冷”期待優惠政策“接續”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