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白沙集團、微軟、十目達成戰略合作 資料圖片
為了白沙集團兩個合作伙伴反目成仇
他向微軟索賠7000萬
十目公司老板周敬之:微軟收錢不干事
4年前一場引人注目的合作,現在卻成了一場說不清的糾紛。
當時,微軟和十目認證高調宣布結成戰略合作伙伴,為白沙集團提供信息化服務。遺憾的是,微軟公司被認為收取了相關費用后,一直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間接導致該項目悄然流產。
“我們多次催促微軟,始終沒有結果,當初指定的負責人也不管了。”6月8日上午,十目公司的老板兼總設計師周敬之氣憤地表示,只能委托律師向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微軟承擔違約損失及利息7000多萬元。
微軟則堅稱,其沒有違約。
微軟中國遭遇索賠
2005年12月1日,十目認證有限公司、白沙集團、微軟(中國)有限公司三方在北京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白沙集團的香煙將應用十目認證和微軟提供的信息管理系統。因為站在世界第一大軟件公司與中國第一大煙草品牌的中間,此前鮮為人知的十目認證聲名鵲起。
然而,4年之后,曾經無比親密的合作伙伴發生了重大爭執。
“微軟中國收了我們的錢,但是漏單不做事,我們已經決定起訴微軟中國!”周敬之氣憤地說。
2009年5月26日,十目認證委托律師向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微軟承擔違約損失及利息7000多萬元。5月31日,該會秘書局回復,指定辛佳音女士負責本案的受理事宜。
在此之前的4月20日,微軟中國曾經發函給十目認證,針鋒相對的表示,“我們按時完成了所有服務內容,并不存在違約。”
十目認證的商業計劃
按照原來的商業計劃,白沙集團旗下除“和天下”以外的多個品牌將逐步推出商品認證編碼技術,保證每個產品唯一編碼,確保每一個產品的品質,具有物理防偽、信息查詢雙重功能。
十目認證有關負責人劉漢斌介紹,這一商業計劃的核心模式是十目認證前期投入硬件和軟件費用構建好系統,而白沙集團通過購買核心數據回報十目認證。
“為了得到較好的后臺支持,我們和微軟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劉漢斌介紹,在2005年12月到2006年5月期間,十目認證按照協議約定,一共支付微軟公司技術服務費365.4萬元。
基于微軟技術支持的良好預期,我們立即投入數千萬元購買支持其系統的硬件,等待微軟提供技術服務的數據交換平臺運行后,向白沙集團提供更深入的技術服務和商業推廣”, 劉漢斌氣憤地說,“沒有想到,微軟公司收到服務費后,一直沒有按照協議約定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
指定聯系人“突然不管了”
周敬之告訴記者:這幾年,十目認證多次催促微軟中國履行協議。
他介紹:直到2009年2月,雙方協議中微軟公司的指定聯系人陳陽才回復稱,這個項目他已經不管了,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微軟公司的態度令十目認證非常吃驚,并且也開始重視起來,于是委托律師吳卡洛到北京聯系微軟公司。
“我根本沒有見到微軟公司的任何實際負責人,只好將律師函交給前臺接待人員。”5月20日,吳卡洛律師在長沙告訴記者,“第一份律師函是3月1日出具的,微軟方面一直沒回應,4月15日我們再次發了一份律師函給微軟。”
4月20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回復的函件稱,收到律師函之后,公司非常重視并立即展開了相關的調查核實工作。經過調查發現,十目認證與微軟曾簽有相關合同,約定由微軟公司直接向白沙集團提供服務,合同已履行完畢。
“微軟的合同對象是十目”
“這純屬胡說!”周敬之很憤慨。“白沙集團是十目的客戶。微軟的合同對象是十目,而不是白沙集團,怎么可能繞過我們直接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服務?”
吳卡洛律師提供給本報的合同復印件顯示,未約定由微軟公司直接向白沙集團提供技術服務。
更重要的是,該協議還顯示,微軟公司提供的技術服務屬于十目認證的十目商品編碼認證信息系統的子系統,應該由十目認證簽字驗收,可至今為止十目認證沒有收到微軟的任何技術服務。
深圳大公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給本報的《關于十目認證有限公司對白沙ORTM香煙加入十目全球品牌認證系統項目投入資產情況的專項審計報告》顯示,十目認證為該項目所投入的設備等直接投資,共計4838.12萬元。這還不包括人員以及開發費用等投資。
“微軟單方面違約給我們公司造成的損失,我們只能用法律武器討回公道。”劉漢斌表示。(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6月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蘋果揮軍Netbook市場所推出的上網本(Smartbook)可望于今年底亮相,外資圈昨日指出,將由鴻海與廣達取其一作為代工伙伴,鴻海若雀屏中選,將深化筆記型計算機代工領域的地位。 蘋果全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十目認證稱微軟收錢不干事索賠7000萬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