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并購宏碁?這是“五一”小長假期間最折騰人的一條消息。日前,華爾街再度傳出戴爾公司將展開并購的消息。
和后一條消息相比,前一則新聞言之鑿鑿地建議戴爾早早出手并購宏碁,以改變其和惠普差距越拉越大的不利局面。
依據IDC給出的2009年第1季度統計數據,在全球市場規模同比下滑6.5%的大背景下,惠普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9.8%,同比增加了1.7個百分點;戴爾的市場份額為13.1%,同比減少了1.6個百分點;宏碁的市場份額為13.0%,同比猛增了3.4個百分點。
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領跑者越跑越遠,追兵卻已近在咫尺。因此,一旦邁克爾·戴爾果真出手,全球PC產業格局將從此舊貌換新顏。“新戴爾”(市場份額為32.8%)不僅因此重歸PC王者寶座,更可將宿敵惠普遠遠地拋在身后。
上述新聞有其邏輯性,但它有事實上的可操作性嗎?或者說,戴爾一定要靠并購中國臺灣的企業才夠格與惠普競爭嗎?而宏碁會甘愿依附于戴爾嗎?
筆者分析后認為,從戴爾和宏碁的發展戰略、PC業務在各自企業中的權重等方面看,這樣的并購案不太可能發生。
就座次而言,馬克·赫德肯定想守住惠普擁有的領袖地位,但邁克爾·戴爾和施振榮“取而代之”的雄心始終不曾泯滅。因此,“三國演義”必將是未來全球PC市場的主要表現形式。并且,三強間的距離并未拉大到追不上的程度,在以后的時間里,誰超越誰都不是難以理解之事。
尤其是宏碁,現時0.1個百分點的差距已讓施振榮看到全方位超越戴爾并非難事,而在歐洲筆記本市場上一舉拿下惠普之后,施振榮也獲得了踏平全球市場的信心。因此,縱使戴爾果真有并購宏碁之心,宏碁也絕不肯輕易送人便宜。
再看戴爾,這家美國企業固然具有多年王者之霸氣,但它的當務之急是緊守老二位置,不讓宏碁僭越。追趕惠普則是下一階段任務。因此,如果是靠收購競爭者來保住王位,戴爾的持續競爭力將遭受嚴重質疑,其行為也會被業界笑掉大牙。顯然,老成穩重的戴爾不會取此下下之策。
當然,不買宏碁,并不意味著戴爾不會去買其他PC企業。在年初盛傳聯想收購巴西最大PC企業PositivoInformatica的時候,坊間也有聲音指稱戴爾亦有興趣加入競購行列。但最終,聯想和戴爾都無果而返。
那么,戴爾接下來應該考慮的并購對象是誰?
筆者認為最有可能的當屬東芝和富士通。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品牌的PC業務在坊間都有易主中國聯想的傳聞。
2009年2月5日,境外有媒體報道,富士通在收購西門子持有的50%股份后,有可能將PC業務出售。并且,富士通副社長富田達夫雖然否認了這種說法,卻并未將話堵死。而之所以認為富士通是潛在的賣家,是因為其PC業務每況愈下,有分析機構預計他們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將同比下滑13%,會早早退出市場的主流競爭。更重要的是,富士通70%的PC業務在日本市場之外,令收購方相對容易得手。
不過,俗話說:易摘的瓜不甜。和東芝相比,富士通能夠帶給戴爾的好處并不多。相反,由于富士通具有日本企業的通病——產品自己設計、自己制造、自己銷售,高昂的運營成本導致PC業務利潤率相對較低。假如邁克爾·戴爾果有并購富士通之心,戴爾董事會的成員也極有可能會以拖累利潤率為由拒絕。
那么,東芝會給戴爾怎樣的甜頭?
首先,一直以來,以電話直銷為核心競爭力的戴爾的主要市場是商用PC,但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戴爾開始兩條腿走路,通過發展百思買、沃爾瑪、國美和蘇寧等零售賣場進入消費市場。不過,迄今為止,戴爾在消費業務上的提升還未收明顯效果。反之,東芝的PC業務重點是在消費市場。
以彼之長,補己之短,戴爾的消費業務將得到明顯提升,形成商用和消費市場兩不誤之勢。
其次,從市場份額上看,東芝今年第一季度擁有的5.5%的市場份額一旦為邁克爾·戴爾得手,新戴爾公司的市場份額將勁升到18.6%,不僅一舉斷了施振榮趕超自己的念頭(兩公司間差距拉大5.6個百分點),同時也會把與惠普的距離縮小至1.2個百分點,向對手繼續施壓。
從這個角度看,戴爾的競爭態勢明顯好轉。它只需心無旁騖地與惠普展開龍虎之爭,而把宏碁施振榮丟給東山再起的聯想柳傳志。
僅就此而言,筆者認為,拋開宏碁,戴爾并購東芝更有利。(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Gartner:Android侵入上網本成Windows替代品
6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周一在一份報告中稱,谷歌Android系統已侵入上網本市場,正邁向黃金階段。 Gartner稱,目前許多PC廠商都認為,Android還不適合上網本或類似設備,其實不然,Androi>>>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收購宏碁 只是一個美麗的假設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