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商業周刊》網絡版今天刊登分析文章稱,為了通過并購獲得更快的增長,戴爾不僅要求管理人員積極尋求潛在交易,而且挖來了IBM前并購主管,并因此與IBM產生了摩擦。但是這一舉動卻有利于打消股東對戴爾的疑慮。
挖角IBM
戴爾長期以來都依靠著自然發展實現業績增長,然而該公司最近卻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希望借此展開積極并購。
戴爾挖來了IBM前并購主管大衛·約翰遜(David Johnson),不過法院對于約翰遜在戴爾的具體職責做出了限制。除此之外,消息人士透露,戴爾還要求各個部門的主管尋找潛在交易,甚至將這些主管的獎金與公司通過收購獲得的增長掛鉤。盡管所有交易都會由核心財務團隊來執行,但是科技業觀察人士卻表示,讓部門主管來尋找收購機會的做法有些不合常規。
投資者、銀行家和業內分析師都認為,由于關鍵領域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逐步下滑,戴爾急需通過并購來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而并購的目標很有可能是科技服務和軟件企業。2006以來,戴爾只收購了10家公司,其中最大的是存儲器廠商EqualLogic,該并購于2007年完成,共耗資14億美元。美國投資銀行TM Capital董事總經理默里·比奇(Murray Beach)說:“戴爾需要不斷改變商業模式,‘閉門造車’顯然已經沒有價值了。”
約翰遜曾在IBM效力9年,擁有精湛的并購技巧,而且能夠借此挖掘出企業的價值。戴爾希望通過聘請約翰遜擔任其并購主管為自己的并購團隊增添一名并購老手。法律公司Cooley Godward Kronish合伙人、勞工法專家伊麗莎白·劉易斯(Elizabeth Lewis)說:“這種人才并不多見。”
等待法院裁決
銀行家以及業界消息人士表示,戴爾目前正在組建并購團隊,而現年55歲的約翰遜將成為其中的一員。一名接近IBM的消息人士稱,過去數年間,約翰遜曾領導了IBM所有的并購和分拆活動,包括2002年斥資35億美元收購普華永道的咨詢業務。該人士表示,關于IBM的收購計劃,約翰遜擁有“大量信息”。一名投資者表示,戴爾還聘請咨詢公司麥肯錫為其并購策略提供建議。
戴爾發言人大衛·弗林克(David Frink)證實,約翰遜目前正在戴爾工作,但是他拒絕提供約翰遜的具體職責以及公司其他并購工作的詳細信息。
為了讓約翰遜能夠負責戴爾的并購活動,戴爾需要于6月22日在紐約州白灘市舉行的庭審中獲得批準,以確保約翰遜在不損害IBM利益的情況下履行在戴爾的職責。在5月21日向紐約州南部地方法院遞交的訴訟請求中,IBM表示,約翰遜受雇于戴爾有違其此前簽訂的競業禁止協議,而且還將威脅IBM的商業機密——包括其計劃收購的公司。
在上次庭審中,約翰遜在戴爾的工作被附加了嚴格的限制。6月4日,法院裁決禁止約翰遜就“有關商業戰略方面的任何事項”為戴爾提供建議,而且要求約翰遜每天向自己的律師提供其在戴爾的活動日志,包括“活動時間和相關人員”。法院還有可能允許IBM的律師查看這份日志。在6月22日的庭審中,法官肯尼思·卡拉斯(Kenneth Karas)可能會允許約翰遜繼續在戴爾工作,直到宣布最終裁決。他也有可能要求約翰遜在最終裁決宣布之前不得為戴爾工作。
獎金與收購掛鉤
劉易斯認為,盡管存在這些限制,約翰遜受雇于戴爾仍然對IBM形成了較大打擊。她說:“這肯定對戴爾有利。”她認為,IBM必須證明,約翰遜掌握了真正的商業機密,而不僅是頗具價值的經驗。她引述了6月9日威斯康星州聯邦法院對前高樂氏(Clorox)高管跳槽競爭對手莊臣一案的判決:盡管高樂氏聲稱,該高管掌握公司運營的敏感信息,但是法院還是批準其跳槽。
聘請約翰遜并非戴爾提升并購能力的唯一舉措。據一名接近戴爾的消息人士透露,戴爾企業集團總裁史蒂夫·舒肯布洛克(Steve Schuckenbrock)以及公共區域集團總裁保羅·貝爾(Paul Bell)都被要求尋找潛在并購對象,而且他們的獎金還與自己所在部門因并購獲得的增長掛鉤。這名消息人士認為,該計劃與戴爾的現狀緊密相連,即戴爾希望通過銷售更多硬件獲取利潤增長的前景非常有限。
戴爾的弗林克拒絕對具體計劃予以置評,不過他表示,許多員工都有責任就并購一事為其上司獻計獻策,而且相關增長將會成為衡量所有員工成功與否的一個因素。
除了在5月1日結束的季度內手握101億美元現金并制定了短期投資計劃外,戴爾還發行債券提升購買力。美國投資銀行考夫曼兄弟(Kaufman Bros。)高級分析師肖·吳(Shaw Wu)在6月11日的投資報告中指出,6月10日,戴爾通過發行債券融資10億美元,并且極有可能借助這筆資金實施并購。他認為,要與IBM、惠普、蘋果、宏碁和思科等公司競爭,“戴爾的步子要邁得更大,而且要更大膽”。他將戴爾的股票評級定為“持有(Hold)”
收購良機
分析師認為,戴爾可能的并購目標包括Palm、摩托羅拉、BMC以及Affiliated Computer Services。目前來看,增加咨詢服務將是非常適時的舉動。微軟計劃于今年10月推出最新版操作系統Windows 7,由于此舉會刺激企業對于新PC的需求,并刺激其對安裝Windows 7的專業技能的需求,因此PC制造商會從中獲益。
隨著戴爾規模的日益壯大,該公司將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是因為在銷售環境疲軟、股價受到打壓的情況下,科技企業愿意達成交易。6月4日,英特爾斥資8.84億美元收購了軟件廠商風河系統(Wind River Systems)。存儲器公司NetApp和EMC正在競購Data Domain。戴爾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在5月28日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資產價格變得非常有吸引力,而我們肯定會希望通過非自然增長的方式進行擴張。”
與此同時,戴爾還要面對IBM這一強勁對手。由于新的競爭領域不斷出現,科技企業紛紛開始通過法律手段來阻止有價值的員工跳槽。去年10月,IBM就曾提起訴訟,要求法院禁止其芯片專家馬克·派普馬斯特(Mark Papermaster)跳槽蘋果。不過,該案最終得以和解。IBM同意派普馬斯特推遲加盟蘋果的時間,而派普馬斯特則同意保守IBM的機密信息。6月3日,加州法院禁止前EMC高管大衛·唐納特利(David Donatelli)接管惠普存儲器業務,不過仍批準其繼續為惠普工作。
最終,戴爾需要向投資者證明,它有能力以更快的速度展開收購。美國投資銀行Robert W. Baird高級分析師杰森·諾蘭德(Jayson Noland)說:“無論戴爾收購什么,我希望目標公司的規模不要太大而且要易于整合。規模巨大且需要轉換的并購將會引發各種各樣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他將戴爾股票評級定為“中性(Neutral)”。
留住約翰遜并以他為中心創建一個并購團隊將有助于打消投資者的顧慮。難怪戴爾有如此的耐心來挽留他了。(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6月16日消息,華碩電腦周二表示,預期主營業務第二季度可望盈利。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股東會后對記者指出,第二季在本業部分有希望可以賺錢。 華碩總經理兼CEO沈振來稱,今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含上網本)的銷售量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刊:戴爾組建并購團隊 前IBM高管劃策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