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金經理們眼里,方正科技的主打賣點已成了做電路板和芯片上游的企業,相比之下,電腦業務僅是維持現金流。
繼落戶杭州、珠海之后,6月8日,方正落子重慶,在PCB產業再次投入超過5億巨資,除了這三塊相互呼應成犄角之勢的PCB產業布局之外,方正在深圳落子的芯片業也在緊鑼密鼓的升級中。
方正科技預期,方正PCB產值將在2011年突破15億元,已成為利潤奶牛,在方正科技旗下,PCB論產值只是小數目,但其所創造的利潤卻占了整個方正科技的大部分。
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方正科技正在實現由生產電腦及電腦周邊設備的廠商,向全方位IT綜合服務商的戰略邁進。”幾年前,方正集團快速縱向延伸到產業鏈高端環節,實現PC、PCB、芯片的完整產業鏈布局的策略,顯然,這一發展策略正在開花結果。觀察方正,可以看到一個老牌PC國企在產業升級中從落伍到摸索,再到如今產業鏈上游突圍的樣本。
國人對方正的認識,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方正激光拍照印刷技術,這推動中國(中文)印刷業革命;另一個是方正電腦,2000年前后,方正與聯想一起,被稱為中國PC市場上的“雙子星座”。
近幾年,在競爭異常激烈的PC市場上如何突出重圍,已經成為擺在方正科技面前的一大課題。
25億投資,發掘新亮點
日前,去年4月開建的重慶方正PCB產業園一期工程正式投產。該產業園一期年產能達180萬尺,目前已開始向華為供貨;到2012年,該產業園年產將增至600萬尺,年銷售收入超15億元。
PCB即印刷電路板,也就是通常人們在電子產品中見到的,安插了許多電子元件,綠色或棕色薄板。PCB為各種電子元件提供連接“溫床”,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電子設備當中。
重慶方正PCB產業園的落成投產,標志著方正PCB戰略進一步升級,從2003年進入PCB產業,到成為國產PCB產業領頭羊,方正科技快速奔跑在PCB道路上。
2003年,方正通過收購原珠海多層線路板有限公司進入PCB產業,2004年通過收購設立杭州方正速能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投資建設珠海方正科技PCB產業園,加上這次重慶方正PCB產業園的投產,方正從進入PCB產業以來走的是收購+投資的大刀闊斧式路線,到目前為止,已經在PCB領域先后投入25億元。“杭州、珠海、重慶三地看似很遠,其實平臺是統一的。”方正科技董事長方中華表示。
據了解,2008年,方正科技的PCB產業,在中國內資PCB企業銷售中收入已排名第二,年增速66%,高于行業8%的平均增長速度。
據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介紹,方正PCB主要競爭對手集中在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們仍會考慮采取收購方式擴大規模。隨著PCB產業集中效應進一步增強,今天PCB世界50強中將有一批要倒下去。”
從PCB到芯片,產業鏈上游突圍
“我們力爭到2010年,做到PCB國內第一位,”魏新說,“方正PCB在2008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同比增長70%;2009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2%。今年重慶PCB產業園投產后,方正將成為產值最大的本土PCB企業。”
據方正科技2008年財報顯示,其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兩部分,即“方正”品牌系列電腦產品和PCB業務。2008年,這兩部分的營業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84.96%和14.53%。相對PC業務的低毛利率而言,PCB業務的毛利率較高,超過20%,方正的PCB產業已經開始扮演方正科技的現金奶牛角色。
全球PCB產業出現大變動趨勢,業務開始由歐洲向亞洲轉移,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大陸成為最為活躍的三大PCB產業生產基地。“事后證明,2003年方正選擇的時機,正好掐準了電子行業整體復蘇的脈絡,抓住了PCB發展的機遇。”方正科技董事長方中華告訴記者。
據了解,思科、華為、中興、IBM等知名IT廠商都已成為方正科技的主要客戶。“隨著重慶方正PCB產業園的投產,方正將繼續拉大與第二梯隊之間的差距。”本報記者高凌云
紀錄
中國PCB的三個世界第一
產值NO12006年,我國PCB產值超過日本和美國,占世界產值32%,
產量NO12008年我國PCB產量達1.50億平方米,居世界第一;
企業數NO1在全球2430個PCB企業中有930個中國企業,占38%。(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6月17日上午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老牌印刷電路板廠翔升電子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會,臺灣綜藝天王吳宗憲擔當董事長一職。這也引發外界猜測吳宗憲要放下主持人本業,專心做商人。 翔升電子是臺灣老牌印刷電路板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CB西風東漸 方正5億元加碼重慶基地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