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對自己的品牌做一個全面的梳理了。
這正是英特爾在走過40歲的生日之后,英特爾在全球啟動的全新整合品牌推廣。年滿40歲的英特爾產品線越來越復雜。而過去十幾年中,“Intel inside”營銷計劃的成功,使得英特爾的品牌遠不如產品和技術突出。
而此時,外界的環境更不容樂觀。經濟危機席卷整個PC產業,所有的PC整機廠商、零配件廠商以及軟件廠商,無一幸免,包括英特爾。但在這種時候,英特爾覺得自己更該做點什么,而不是“冬眠”,正如CEO歐德寧所說:“經濟衰退也不能減慢投資,因為企業參加的是‘馬拉松’比賽,要更重視長期策略,平衡體力與精神。”
當然,英特爾目的不止于此。作為行業的領導廠商,如果在這個時候轟轟烈烈地發起一輪新的宣傳攻勢,無疑更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而且也會成為行業的興奮劑,為整個行業助力。
隨著PC的成熟與普及,電腦不再是IT產品,而在向著個人消費品的領域轉移。很多IT廠商已經意識到,未來要像賣快消品一樣賣IT產品,營銷手段也將隨之變化。這對于IT廠商來講,除了專業人士,就是如何通過全新的營銷方式去尋找下一個1000萬的消費群體。
跟英特爾情況相似,微軟之前也在全球啟動了不同以往的廣告,“Windows我在, 阻隔不在” (life without walls)。全球同時推出的廣告,看上去是微軟為Windows做的品牌宣傳,但微軟更將之視為消費市場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韋青,微軟大中華區消費與在線市場部總經理,至今他依然清晰地記得Windows95發布的時候,他在美國凌晨2點去排隊購買Windows95時的場景。而如今,消費者的熱情已經轉移到蘋果這樣更時尚的品牌上。“微軟本身就是從一個消費型公司起家,那時候使用電腦產品的大都是電腦愛好者。但后來隨著微軟在企業客戶方面越做越大,PC變成專業的IT設備,反而感覺離消費者遠了。我們現在希望重新加強消費市場。”
為了打動更多的消費者,連續多次坐上世界首富寶座的比爾蓋茨不惜親自出鏡,更請來好萊塢著名影星捧場,聯手為微軟拍廣告。易觀國際高級副總裁張鷹認為貼近消費者的廣告形式很重要:“蘋果打很多iPod廣告,消費者猛一看完全不知道賣的是什么,但一定能感覺到生活情趣,能感覺到那是音樂。”
不約而同,為了更廣泛的知名度,更大的消費群體,這些IT巨頭在廣告中漸漸放棄冷冰冰的技術畫面,開始尋找能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的生活場景。 (編輯:列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19日晚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高盛周五將微軟股票列為強力買入名單,并將該公司目標股價提高4美元,受此消息推動,微軟股價在盤前交易領漲大盤。 高盛將微軟目標股價從原來的25美元提高至29美元,并給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尋找下一個1000萬消費者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