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1日,引爆IT業界的最大新聞無疑是甲骨文以74億美元收購Sun公司,各式各樣的猜測隨著最后埃里森與麥克尼利的握手即將塵埃落定,更多的業內人士的目光轉移到了Sun公司在被甲骨文收購后將走向何方,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甲骨文收購Sun的目標就是要提高其在IT業內的更高地位,不僅僅是在軟件方面,也將在硬件等各層次挑戰IBM與惠普。
Sun這個品牌在被甲骨文收購后何去何從?在此前的數十年當中,我們已經看過來自不同領域被收購名單,其中不乏類似康柏、WESTWOOD、IBM PC部門等等,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曾經在市場當中輝煌一時的品牌有的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甚至更多的已經消失。Sun會不會也步其后塵,稱為一個逐漸消逝的品牌。
消逝的Sun帝國
就如同曾經的大英帝國在全球的殖民地一樣,Sun JAVA的咖啡標幾乎占領了所有程序員的腦子,截止2008年底,Java編程語言已經在全球8億臺PC和21億部手機上運行,這也可能是甲骨文公司如此看重Sun的原因。
在硬件方面,2000年以前,Sun在Unix服務器、x86服務器等領域與IBM及HP進行對抗,但是前不久Gartner發布的2009第一季度服務器市場份額報告當中,IBM以30.7%的市場份額高居首位,在Unix服務器市場,IBM市場份額也上升了2.1%,以35.3%的市場份額牢牢把握住市場,而Sun以Solaris操作系統為主的Unix市場正逐步被IBM和HP等公司蠶食,逐年走低。
回顧Sun的歷史,在第一次網絡泡沫破裂之前一直在走上坡路,他們的崛起有著類似好萊塢電影一般的運氣。當時,聯邦政府是大學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計算機研究的重要資助者。強大的操作系統Unix成為一個“學術產品”,被很多人以低價或者免費獲得(15年后的Linux也踏上同樣道路)。在這種背景下,早期的Sun工程師以閃電般的速度開發出他們的第一批產品,并立即在技術市場攫取成功,上世紀90年代,Sun利用所掌握的技術,成為對手眼中不可能被打倒的敵人。Sun在上世紀90年代晚期打出的口號是“我們就是.com前面那一點”。在當時,幾乎所有網站的負責人都愿意以高昂的價格購買Sun的產品。
恰恰就是因為Sun在此前的市場當中太受歡迎,以至于在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之后,它仍舊在堅強支撐著全線產品,在現實世界里,Sun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過度自信了,除了硬件部門,Sun沒有盈利的能力。即使是Sun引以為傲的JAVA和開源,除了能夠給Sun帶來無限的口碑之外,一直沒有尋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僅僅如此,Sun或許還能堅持更長的時候,而非在這樣的年份里以如此低廉的74億美金將自己銷售給甲骨文。而今許多人開始正視Sun為何會走向衰敗,市場研究機構451集團的并購分析師布萊恩•戴利曾經指出:“Sun沒有采用行業標準,并找出如何借此盈利,而是只采用自行開發的產品,并固執地認為他們是唯一正確的公司。”一直固守高端似乎在某種程度是正確的,但這種戰略應該在經濟狀況更好的時候堅持,至少現在所有公司的IT部門試圖壓縮自己的預算,而市場當中可以找到更多的替代者,Sun對那些不斷縮減預算的公司而言已經成為代價高昂的代名詞。而采用標準硬件過遲也加速了Sun的墜落,1993年,Sun工程師拉里•麥克沃伊就發出了警告。當時,微軟的軟件和英特爾的處理器正迅速成為標準配置,并獲得了大量支持。憑借成千上萬的客戶,兩家公司所銷售的技術獲得了強大的生態系統和規模經濟的推動,而這正是Sun所無法企及的。直到10年之后,Sun才開始銷售基于AMD X86處理器的服務器。
多元化是企業能夠占領更多市場,攫取更多利潤的方式之一,但是這柄達摩克利斯也很容易造成企業資源不足,尤其是在艱難的歲月當中,許多大公司紛紛采用出售非盈利部門來保障企業主體業務的繼續發展,而“善良”的Sun一直喜歡采用頻繁的、少量的裁員方式來解決問題,在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之時,COO愛德•贊德曾力主大裁員,但內部人士透露,這一建議遭到時任CEO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的極力反對,結果是自2002年后,Sun持續進行了9次重組。由于Sun不愿犧牲任何一項業務,導致其裁員過于頻繁,而每次人數又過少,使得員工士氣遭到打擊。正是因為這種無休止的內耗以及混亂導致Sun沒有抓住自從網絡泡沫破裂后重生的一次機會,也是Sun在1984年就提出的“網絡即計算機”的Web 2.0。當Sun在2006年和2007年開始大張旗鼓地銷售標準x86服務器時,IBM、戴爾和惠普卻開始改變,他們針對雅虎、亞馬遜、MySpace和Facebook等網絡公司的大型數據中心銷售定制服務器。戴爾和惠普針對這些客戶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去除多余的配件或者應VIP客戶的要求,重新設計電源。而與此同時,Sun仍在向所有客戶銷售標準化產品。
瘋狂的歲月已經過去,Sun不再光芒萬丈,誰也無法阻止日落西山。在金融危機的襲擊下,Sun已經無法挽回頹勢。2008年第四季度,據IDC統計,Sun的銷售額僅為13億美元,在新興的中國市場,Sun似乎也丟失了陣地,它的刀片服務器幾乎根本不為中國用戶接受。2009年第一季度,Sun業績虧損高達16.8 億美元。Sun更宣布在全球裁減5000-6000個職位,占員工總數15%-18%。(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一名專業軟件程序員,在參與軟件編制的過程中,竟暗中在軟件中添加了俗名為邏輯炸彈的惡意代碼,并導致使用該公司軟件的多家企業,發生了計算機數據被刪除的嚴重后果。昨天,這起滬上罕見的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甲骨文艱難消化Sun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