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息化廠商對中國企業循循善誘,強調信息化建設是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擺脫經濟風暴的最好方式之一的同時,這些信息化廠商自身也正成為“被風暴追逐的人”。
在上周舉行的2009年中國信息化大會上,信息化專家曹開彬一語驚人,經濟危機對從事信息化工作的ERP(企業資源管理)廠商也是巨大的威脅。他預計“兩年之內,有1/3的ERP企業將會遭到淘汰”。
困境:二線品牌遭淘汰幾率最大
曹開彬認為,目前3種類型的ERP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境地。
首當其沖的是二線品牌的ERP公司。這類企業的規模大約在200-300人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規模,其服務對象開始涉及全國。但是恰恰因為這些反而受沖擊最大。全國服務導致成本降不下來,一旦出現資金鏈問題,將率先崩潰。
第二類比較危險的ERP企業就是專注于某一特定領域的廠商。如果不幸所服務的行業下滑嚴重那么將遭遇災難性的后果。例如,這次受經濟危機最大的行業非紡織服裝行業莫屬,其行業信息化投資一下子轉為負增長。
第三類比較危險的是區域性的ERP企業。這些企業以前是憑借關系在當地承包一些信息化項目。但是項目下馬,關系也就也沒有用了。
在這樣的境況下,用友、金蝶、神州數碼、浪潮這四大一線信息化廠商的日子則好過一些。不過對于這本土四強來說,現在除了要穩定住自己的位置之外,也要借機“低價”并購二線公司,以擴張自己的勢力。
今年以來金蝶已經收購了3家企業,而用友也已花費4.5億元收購了4家公司。另外,神州數碼正在加快資本運作,希望完成獨立境外上市計劃,以資金優勢展開一系列并購行為,擴張市場。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接二連三的并購行動,以及上市融資行為表明管理軟件行業的整合速度在加快。
辦法:“軟投資”新政能否扮演救世主
錢,實際上已然成為目前大多數ERP廠商的瓶頸。那么現在除了等著被本土四強吞并,或者直接被淘汰,難道大部分管理軟件廠商就沒有出路了嗎?
就在2009年中國信息化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所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向記者透露,國家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正謀劃啟動,將以扶植制造型企業進行產業升級代替單純的基礎建設投資。其中工信部已經把對制造企業的軟投資作為重點目標。所謂軟投資,就是指對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扶植。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信息化廠商將就此獲得援手,現在是該行業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ERP專家黃建強對記者表示:“上周IPO解禁,意味創業板開放將提速。對于缺乏資金渠道的中國管理軟件廠商來說可謂又是一大利好。”
不過問題在于,即便政府新一輪的經濟刺激計劃立刻從第三季度啟動,而創業板也以最快的速度啟動,但是受遲滯效應的影響,中國信息化廠商最終受到實惠要至少等到明年二三季度。而在這期間“被吃掉的ERP廠商絕不會在少數”,黃建強對記者表示。(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6月22日消息,第一份關于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報告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規模達到1567.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為41.2%。 據了解,該報告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組織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