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約翰·布加德終于體會到了何謂劫后余生。前不久,作為斐雪派克公司歷史上第一位非家族成員CEO,布加德還因為公司負債累累而寢食難安。不過,現在他或許可以暫時松一口氣了。一家叫海爾的中國公司在其危急時出手相助。
5月27日,海爾集團宣布,通過參與投資新西蘭斐雪派克(FisherPaykel)公司一項股權融資計劃,將獲得對方20%股份,并一舉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同時獲得兩個董事會席位。斐雪派克預計,海爾的總投資額為7980萬至8220萬新西蘭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受此消息影響,斐雪派克股價當日漲幅高達56%。
市場評論家亞瑟·利姆認為,有海爾這樣實力較強的競爭對手入股,斐雪派克的財務實力將得到提升。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這家新西蘭最大家電制造商在截至3月31日的2008財年度凈虧損9530萬新西蘭元,而上財年公司凈利潤5420萬新西蘭元。
當然,幫助危難中的新西蘭同行不是海爾計劃的全部。海爾方面表示,該公司的采購及營銷、服務網絡將為斐雪派克提供豐富的資源,而對方在高端白色家電市場中的營銷資源和研發能力也符合海爾的全球發展戰略。
斐雪派克的救星
海爾在美國投資建廠后,國際化戰略一直停步不前,坊間多次傳言與海爾相關的跨國并購也并未實現。但此次張瑞敏果斷出手,仿佛讓人看到了重新起步的海爾。不過,與傳言并購案中的美泰電器和通用電器相比,新西蘭斐雪派克公司的國際市場影響力小了很多。
自2004年全面掌舵已有75年歷史的家族企業以來,布加德一刻也不敢懈怠。為應對高端消費需求低迷、新西蘭元走強以及中韓低價產品入侵等不利因素影響,布加德大幅精簡公司架構、下調管理層薪酬,并把多數生產轉移至墨西哥以及泰國等低成本國家,但上述舉措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公司的被動局面。
“我們在所有市場均面臨貿易困難的狀況。”斐雪派克表示。今年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在新西蘭的銷售額下滑了13.1%,在澳大利亞銷售額下滑了8.5%,美國銷售額下滑12.9%,歐洲銷售額下滑19%。
和業績下滑相比,斐雪派克的當務之急是解決資金鏈吃緊的問題。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9539萬新西蘭元,流動資產約11.2億新西蘭元,而流動負債則高達12.4億新西蘭元。今年2月,斐雪派克曾宣布與銀行協商救助計劃并已考慮了多種融資途徑,其中包括向基礎投資者發行股份。
新西蘭分析人士指出,海爾的入股無疑緩解了布加德的財務壓力。斐雪派克坦承,此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并向公司下屬的金融公司注資1500萬新西蘭元。布加德稱,董事會相信,根據預期,股權收益的提高以及其他債務減免協議將足以應付目前的經濟環境和公司資金需求。該公司證實,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與往來銀行達成了5.75億新西蘭元的新債務協議。
雖然現金注入被看做是積極的信號,并且可能阻止其他白電廠商提出惡意收購的要求,但業界警告稱,海爾將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而無需收購該公司的全部股份,“斐雪派克將完全依賴于對方,這是一個逐漸喪失主動權的開始”。對于這種說法,雙方沒有予以評價。
據悉,海爾與斐雪派克在達成認購協議外,雙方還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高端家電產品,在全球范圍內互補和強化雙方技術優勢,協調全球生產資源以降低生產成本,并在全球基礎上加強售后服務合作。今后斐雪派克將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市場獨家經銷海爾品牌家電產品,海爾將在中國市場獨家經銷對方品牌家電產品。
斐雪派克在公告中稱,此次與海爾的合作為其打開了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有助于開拓中東和非洲市場。布加德承認,僅憑他們的力量是很難實現上述目標的。據了解,早在2004年,雙方就有合作關系,部分斐雪派克洗碗機已經在海爾的中國工廠生產。
海爾的新謀略
布加德稱,海爾并不是唯一對該公司感興趣的投資者。他說,“但無論是從短期、中期或者長期來看,海爾無疑都是最具價值的基礎投資者。”在經歷數次海外擴張失敗之后,海爾終于取得收獲。
去年5月,曾盛傳海爾正洽購GE白電業務,然而考慮到跨文化融合困難,海爾最終放棄該計劃;2005年,海爾也曾出價收購美國第三大白色家電制造商美泰,但在競價中輸給了惠而浦。
中國市場人士向本刊記者指出,僅花費8000萬新西蘭元左右的投資總額就能換得對方第一大股東的席位,這稱得上是劃算的買賣。并且對2008年實現全球營業額1220億元的海爾來說,3.5億元人民幣的支出也不會對公司現金流構成壓力。最近海爾的股權激勵以及股權增持計劃表明,其充足的資金儲備完全可以支撐這項海外并購計劃。最新財報顯示,海爾股份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貨幣資金為30.3億元,較年初增加5.7億元。
這次與斐雪派克的合作方式,與海爾此前的海外擴張相比具有明顯的靈活性。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認為,參股的好處在于,如果雙方合作進展順利,海爾可以繼續增持;反之也可以逐步撤資。
但也有分析指出,由于新西蘭公司正陷入經營性困難中,此次入股短期內不會對海爾的利潤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而在沒有披露詳細負債狀況的情形下,斐雪派克會不會成為海爾潛在的債務包袱也是投資者關心的焦點。
雖然斐雪派克在新西蘭擁有5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在澳洲也擁有1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但家族企業的背景也使其在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時過于謹慎。其在歐美市場并沒有優勢,該地區仍由幾家德國廠商牢牢掌握著話語權。由此可見,收購這家新西蘭家電品牌后,海爾要想實現全面進軍全球高端市場的目標,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而對于斐雪派克進入中國市場之后,是否會與海爾的自有品牌產生同質化競爭,同樣令業界心存疑慮。對此,海爾新聞發言人張鐵燕認為,斐雪派克和海爾品牌能夠形成很好的品牌互補構架。她表示,斐雪派克品牌家電產品主要是歐式超高端產品,可以滿足中國市場超高端市場用戶的需求。
有分析認為,與以往海外并購案的不同還在于,海爾一改以往重視控制制造資源的做法,而是更加注重營銷和研發資源方面的合作,這才是這項收購計劃的亮點。海爾表示,收購斐雪派克是海爾的一項戰略決策,符合海爾向服務業轉型的需要。對于近期是否有其他海外并購,海爾回應稱“一切要取決于市場的發展情況”。
同時,《IT時代周刊》獲悉海爾類似的并購計劃還在繼續。海爾電器印度公司首席營運官PranayDhabhai近日對外透露,他們正在尋求收購一家印度家電品牌,這項計劃還沒有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有消息稱,海爾準備斥資150億至200億盧比用于收購這一品牌,具體的收購談判也已到了關鍵階段。(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這是一款由國際手機大廠三星公司和著名奢華品牌阿瑪尼深度合作,定制出的一款貴族手機。在做工上,該機十分的精湛,機身還有喬治-阿瑪尼的字樣彰顯高貴。該機的經典造型一直被眾多的二線廠商和山寨手機廠商所效仿,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爾閃電入股新西蘭巨頭 張瑞敏海外啟動“去制造”戰略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