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將持續15年,加地方配套資金,每年投放資金或超40億
⊙本報記者 張韜
昨日,據業內知情人士向上海證券報透露,由工信部與科技部聯合制定的核高基項目即將投放首批資金。該項目工信部已審批結束并提交給了科技部,等科技部審批完畢即可投放。另據工信部軟件司的人士證實,申報核高基項目的企業名單基本已審核完畢。
中國軟件協會理事長陳沖前不久曾透露,“核高基”項目第一批資金大概有三四十億元。昨日,陳沖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 “軟件國產化”將是近幾年內推動國產軟件快速發展的一大動力。國產軟件目前在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等軟件核心領域還沒有突破。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國產軟件企業的發展。
陳沖指出,老“18號文”出臺的當年,就拉動軟件產業的收入實現翻番。目前,軟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十分需要核高基專項資金的支持。不過,新“18號文件”目前還未看到成型的東西。
記者了解到,目前明確參與核高基項目申報的上市公司有中國軟件、同方股份、川大智勝和恒生電子等。從申報的課題數量和可能獲得的補助規模依次排名為中國軟件、同方股份、恒生電子和川大智勝。
由于核高基項目備受關注,此前還有業內猜測,除此4家上市公司外,預計還有不少軟件公司也在積極申報。衛士通、遠光軟件、東軟集團、用友軟件等公司都在名單之內。
上述知情人士還向記者透露,核高基重大專項扶持將持續15年,每年專項資金平均投入規模將達到20億元,加上地方配套資金,每年投入規模將超過40億元,而基礎軟件專項預計每年的扶持資金規模可能超過10億元。
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家煒認為,目前市場上更重視的是核高基專項資金的投放對軟件行業的影響。事實上,國產軟件的推廣應用是核高基項目實施后對軟件行業更深層次的影響。來自敏感行業譬如金融、電信、電力、民航等領域的軟件采購,將極大促進國產軟件的發展。
王家煒指出,國內絕大部分軟件企業因缺乏后續發展資金,在規模上很難擴大,技術研發也往往受投入所限。而核高基專項資金將在一定程度緩解這一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核高基項目的出臺,對包括中國軟件、用友軟件,浪潮軟件、川大智勝以及遠光軟件等本土企業在市場上提供更多的競爭優勢。其中 ,由于中國軟件的產品構成以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為主,可能將獲得較多的專項資金。(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今年上半年的上網本市場已經泡沫化。”在深圳舉辦完威盛GMB第三次論壇后,威盛亞太區業務副總經理黃義家表示,只有徹底解決上網本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應用瓶頸等三大問題,上網本市場才能走向正向循環。 英特爾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