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IBM前任董事長、CEO郭士納有機會重寫他的自傳——《誰說大象不能跳舞?》,或許會考慮加進“周偉焜”這個名字。因為在許多人看來,“周偉焜”就是IBM大中華區的代名詞。
過去15年來,周偉焜固守著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崗位,與惠普中國區原總裁孫振耀、思科中國區原總裁杜家濱并稱為職業經理人中的三棵“常青樹”,在另外兩人先后離開后,如今這最后一棵也“挪地方”了——6月底周偉焜正式從IBM退休。
聯想購IBM PC“幕后推手”
早在41年前,22歲的周偉焜就作為數據中心服務部門“程序培訓生”加入IBM。轉戰多個崗位后,1984年夏天,他被任命為IBM亞太區總部(東京)領導行政助理。自此,他平均兩年升一次:先后擔任IBM香港業務總監、IBM臺灣公司總經理、IBM澳大利亞服務部副總裁等。1995年9月他出任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2006年卸任首席執行總裁后,一直擔任董事長。
在IBM漫長的41年工作生涯中,他也曾考慮離開,但隨后總是很快打消這個念頭,因為每隔2年左右時間,他就有新職位和挑戰。最近10多年每當有公司挖他,他總是說:“不要浪費時間,你們的時間比我的時間更寶貴。”
周偉焜表示,當初他來中國,有讓IBM了解中國的意思。因為中國對外有些“神秘感”,他想讓IBM認識到中國市場的價值。而他也的確把自己鍛造成了一個IBM“中國市場奠基人”。
這位老IBMer完整經歷了IBM三個重要時期,即PC時代、大轉型時代(剝離PC)、服務定位時代。周偉焜最初任職中國時,IBM在中國剛以獨資公司運作不久,簡直是中國PC業的“衙門”,中國本土的聯想等公司,為了拿到其PC代理權,也得賠著笑臉,巴結它。當年,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參加IBM的會議,總是坐在最后一排。
但周偉焜很快發現,IBM(中國)疲態盡顯。雖然政府及重點企業客戶幾乎全被它拿下,但“聯想們”已創立自有品牌,正借成本優勢向個人消費領域進軍,產品售價高昂的IBM有些扛不住。
于是周偉焜改變IBM只做大客戶的習慣,全力發展面對大眾消費的PC業務。為降低成本,周偉焜促成了IBM與長城集團的合作,成立了IIPC(長城國際)。從而將IBMPC在中國全面落地生產。之后,他又說服總部在中國設立了研究院。
一年之后的1996年,周偉焜強調,要在中國成功必須要做PC,因為這里市場足夠大,人足夠多。3年中,他帶領IBM做到了中國PC市場第一名。但IBM總部早已不再重視PC。當公司2000年以后考慮PC出路,以至2004年決定出售給聯想時,周偉焜說,他有些舍不得,但還是認同了總部判斷。
幾乎沒人知道,周偉焜是聯想購IBM個人PC業務的幕后推手。2004年郭士納和彭明盛(原IBM CFO,現任董事長、總裁和CEO)曾專門向他征詢意見。周偉焜給了三句話:一、如尋求合作伙伴,須在亞洲,這里是全球經濟發展重點;二、如選擇亞洲,最好是中國,中國制造業與市場發展領先亞洲;三、如落在中國,首先考慮聯想,因為他看好柳傳志帶的公司。
難怪在聯想收購IBM PC業務一年的宴會上,聯想董事長楊元慶曾當眾表示,他最感謝的人包括周偉焜。
不完美的謝幕
出生于中國湖南的周偉焜在3歲時隨父母前往香港地區,這種離鄉之別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周偉焜身上沒有那種湖南人特有的火辣性情。有媒體評論,這個頭頂著“中國IT界教父”桂冠的男人文雅而沉穩,待人極為隨和,一點也找不到“教父”的陰郁和權謀色彩。
的確,周偉焜給外界的印象是睿智、溫和、謙遜有加,以至外界認為他能在IBM呆上41年,并在中國穩坐15年,似乎有天才因素。
不過,周偉焜在這里的努力也并非完美無缺。
IBM(中國)雖然號稱已徹底轉型為面向服務的企業,但實際上這種轉型只是一種趨勢,至今,IBM的銷售經理仍然是跨國IT巨頭中壓力最大的一群人,為了將手中產品賣出去,在一番讓人眩暈的概念營銷后,仍然不得不兜售具體產品。
這種壓力之下,周偉焜主導的IBM(中國)也出現競爭走樣的尷尬。一個例子是,2005年11月在中國建設銀行原行長張恩照受賄案的卷宗中,多次出現IBM的名字,IBM中國區原服務部員工也牽連其中。在案件調查深入之時,周偉焜卸去了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一職,透露出一種微妙意味。
他步入幕后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IBM業績大幅下滑,隨著惠普、戴爾、英特爾等巨頭的轉型、甲骨文收購SUN,3C行業已步入網絡時代引領的新格局,IBM這頭大象以后要如何在龐大的中國市場翩翩起舞,要看后來者的能耐了。(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為了招攬生意,有些家電品牌主動為沒有舊家電的消費者提供舊家電,有些甚至不需要舊家電就可“換新”。部分精明的消費者則去二手家電市場買來舊家電,以此享受換購優惠。 雖然以舊換新細則未出臺,但滬上不少家電企業>>>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