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據臺灣媒體報道,面對再度標價錯誤,戴爾賠償方案一變再變,昨日上午一度提出新臺幣3000元折價券補償方案,引發臺灣消保會等單位強烈質疑,下午立即改口提出新臺幣20000元優待券作為補償,但還是無法平息眾怒.
臺灣消基會昨日痛批戴爾在其它國家碰到類似情況可照常出貨,為何臺灣消費者需面對差別待遇?考慮協助臺灣消費者提出集體訴訟。 臺灣消保會則希望戴爾高層來臺“聽聽臺灣消費者的憤怒”。
臺灣監委對此也表達關切,監委程仁宏昨日表示,行政院消保會應該盡速訂定“網絡購物標錯價相關賠償規范”,即使是標錯價的廠商,也要有賠償機制,以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臺灣監察院20日前往臺灣消保會巡察時,他會當面要求消保會說明此案的處理過程。
臺灣消保會昨日邀集公平會、經濟部、消基會與戴爾公司代表協調。會中,公平會代表表示已針對臺灣戴爾是否涉及不實廣告展開調查,經濟部代表也表示將研究是否針對網絡交易行為研擬定型化契約,讓買、賣雙方都有游戲規則可遵循。經濟部商業司長葉云龍事后則說,會盡快擬出相關辦法。
臺灣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則指出,法令規定,類似情況發生時,賣家如無疏失,可取消訂單,但此次已是戴爾短短幾天內第二次烏龍,明顯有疏失;一般的網絡拍賣,買家、賣家出現這種紀錄,會被取消資格,戴爾這樣的大廠,怎能不面對錯誤?他并痛批戴爾對臺灣人有差別待遇,“戴爾的商譽已經嚴重受損!”代表消基會出席的律師陳智義則表示,消基會將會提供消費者法律協助,也不排除協助消費者聯合提告,希望戴爾拿出誠意解決,短期也許會有損失,但不這么做,“損失會更大”。
公平會昨已主動立案調查,厘清戴爾公司網站上的標價信息是否違反公平法。
2004年PChome網站產品標錯價,曾被公平會以違反公平法第21條標示不實規定,罰新臺幣5萬元;不過,標錯價不處分的案例仍多過于處罰案例。(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自國家出臺“電腦下鄉”政策刺激農村消費市場以來,電腦“上山下鄉”成為PC行業時髦詞匯,中標企業紛紛投身到農村市場,欲借此緩解經濟不景所帶來的沖擊。然而,“電腦下鄉”真能解PC企業短期之困嗎? 劉辛一表示,到>>>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