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本周三宣布任命史蒂文·辛諾夫斯基(Steven Sinofsky)為Windows部門總裁。對此,有分析人士稱,鮑爾默原本早就應該將辛諾夫斯基提拔至此職位。 現在任何未免時機過晚,而Windows也難逃衰落之勢。
時機過晚
微軟任命辛諾夫斯基為Windows部門總裁惟一的問題就是時機過晚。辛諾夫斯基早就應該被提拔,而微軟Windows部門也一直亟需一位有力主管。
微軟的失誤在于,一直等到Windows 7上市在即才做出此決定。由于Vista不受待見,PC銷量一落千丈,微軟客戶端部門的利潤也大幅下跌。作為微軟CEO,鮑爾默長期讓這一核心部門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一年前,凱文·約翰遜(微軟原平臺及服務部門總裁)離開微軟。此后,雖然事實上辛諾夫斯基一直掌管Windows研發,但他并未獲授任何實權,而微軟商業集團、娛樂與設備集團、在線服務集團和服務器及工具集團主管均實權在握。
在此期間,微軟曾數次任命多位新任總裁。今年1月份,微軟任命鮑勃·馬格利亞(Bob Muglia)為服務器及工具集團總裁。2008年12月,微軟挖來雅虎原副總裁陸奇,委任為在線服務集團總裁。此外,微軟還分別提拔史蒂芬·伊洛普(Stephen Elop)和羅比·巴赫(Robbie Bach)為商業部門、娛樂與設備部門總裁。惟獨客戶端部門群龍無首。
艱難時期需要強硬的主管。甚至早在自Windows XP問世以來,微軟Windows部門的領導機制就需要一番徹底革新了。
匆忙應對Google操作系統
讓人困擾的是,微軟此番為時過晚的提拔似顯操之過急之舉。微軟通常不會在周三公布類似的任命公告,一般都是選擇周四。此外,每當發布新版Windows系統后,微軟才會宣布任何一些大的人事變動。
而且,微軟匆忙的任命突顯出,它正跟隨著Google的腳步亦步亦趨,而這樣的舉措極為荒唐。本周二晚,Google宣布正研發Chrome OS操作系統,將于年內推出,與Windows展開直接競爭。
辛諾夫斯基帶領他的團隊,把災難般的Vista扭轉為前景光明的Windows 7,可謂功不可沒。他應受到的尊崇遠勝于此。而辛諾夫斯基的任命公告,不應變成微軟對抗Google Chrome OS發布聲明的一次公關行為。雖然事實如此。
如果早幾個月前,當辛諾夫斯基正需更多權力、Windows部門尚缺嚴厲管理時,微軟能適時地及早提拔他為Windows部門總裁,那么微軟及其客戶、合作伙伴、投資人都能更多地受益于此。
Windows難逃衰落
微軟將在本月下旬公布200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如果第三季度財報能有任何啟示作用,那么第四季度Windows系統的銷量會再次讓人大失所望,第三季度里:
-有史以來,服務器與工具部門營收(并非利潤)首次超過客戶端部門。
-客戶端部門營收年同比下跌16%,至34億美元。
-客戶端部門運營收入下跌19%,至25億美元。
經濟衰退沉重打擊了PC市場和Windows系統。由于PC市場整體銷量放緩,再加上利潤微薄的上網本銷量攀升,微軟客戶端部門營收大受影響。同時,Vista銷量低迷,目前僅有10%的企業部署了這款操作系統。
雖然微軟尚存一線微薄希望,如評論人士對Windows 7很感興趣,近期的“我是PC”營銷聲勢拯救了Windows品牌,推動了少許電腦銷量,且微軟OEM合作伙伴及開發商也積極地竭盡所能為Windows 7鋪路,而Vista未能享受到這一待遇。
但這些積極因素尚不足夠。微軟的Windows之困遠遠大于受累于全球衰退的PC銷量滑坡。微軟的移動戰略也是災難重重,就連蘋果和Google都推出了適用于從手機到PC的操作系統。Windows首先支持的是PC系統,而它其實應該先支持手持設備。
史蒂文·辛諾夫斯基將帶領Windows部門進行最后的抵抗,盡管給Windows研發帶去了轉變,但他眼下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Windows及其生態圈正在衰落。辛諾夫斯基的責任或許是將Windows帶入暮年。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1995年5月寫下的“互聯網潮汐”,辛諾夫斯基的當務之急就是,奮身而起,對抗互聯網潮汐消長給微軟帶來的影響。
Windows的沒落或許終難避免,沒有人能力挽狂瀾。但至少辛諾夫斯基可以指引Windows最后與潮汐共舞一次。(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研發的操作系統將主要適用于上網本,而這也是目前整個市場的熱點。谷歌表示,此次這款開源軟件將被命名為ChromeOS,并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7月8日消息 據《紐約時報》報道,谷歌公司于本周二宣布,將在其Chrom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早應任命Win部門總裁 時機過晚Win難逃衰落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