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戴爾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接連發(fā)生直銷網站報錯價的事件,無獨有偶,消費者葉先生近日也向本報反映,去年底戴爾中國內地網站擺烏龍錯報一款筆記本電腦售價時,他也“搶購”了一臺,但半年過去后,戴爾至今尚未按照“烏龍價”給他發(fā)貨,甚至當他要求取消訂單拿回貨款時,流程也相當麻煩。
5000元藍光光驅“免費送”
李先生告訴記者,2008年11月21日他在戴爾中國內地官網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名為“體驗藍光高清”的促銷活動,其中一款型號為INSPIRON 1525的戴爾筆記本售價十分“優(yōu)惠”:將標配的Combo光驅替換成藍光刻錄光驅后,整機售價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1049.49元。這意味著戴爾給消費者“免費”送了一個價值5000元的藍光光驅。李先生意識到是戴爾網站擺了烏龍,不過他還是按照戴爾的“烏龍價”下了訂單,并馬上用信用卡支付了3748.45元貨款。隨后,李先生也收到了戴爾客服發(fā)送過來的郵件,郵件中表示“訂單已接受”。
不過,李先生的“好運”并沒有延續(xù)下去。其后他接到戴爾客服人員的電話,稱上述訂單價格出現(xiàn)錯誤,屬于合同出錯,對于偏離價值太大的合同戴爾有權不執(zhí)行,并向李先生提出了四個解決方案:一是客戶增加500元,將原訂單中的T3200處理器更換為T5800處理器,其它配置不變;二是客戶退單,戴爾盡快退款;三是將原訂單中的藍光刻錄光驅更換為Combo光驅;四是若消費者堅持要維持原訂單配置,戴爾會強行取消訂單。對此,李先生認為戴爾以升級處理器為由,向消費者多收500元,有補償藍光刻錄光驅差價的嫌疑,“兩款處理器的差價不到500元”;李先生也無法接受取消訂單或將原訂單中的藍光刻錄光驅更換為Combo光驅的處理方式,最終他選擇了要求戴爾按照原訂單出貨。
半年后退款也無門
讓李先生沒有想到的是,這起戴爾烏龍訂單事件歷經半年,至今尚未得到解決。他向記者表示,自他要求戴爾按照原訂單出貨后,戴爾的客服人員就一直沒有主動聯(lián)系他解決問題,他多次致電戴爾客服人員,得到的結果總是要他“等待”,“戴爾說去年已經給我提出了處理的意見,我不接受就只能等,等到我接受為止;還說我的錢還在戴爾的賬戶里,等到我想用的時候可以繼續(xù)用”。
直至近日,李先生終于向戴爾“屈服”,要求戴爾取消訂單退回貨款,讓他又一次沒有想到的是:向戴爾拿回貨款也不容易。李先生稱:“戴爾的客服人員要我提供當時用信用卡轉賬時的截屏界面作為付款憑證,但當時我如何知道需要保留截屏界面?后來戴爾又說我可以提供對賬單,在同一個賬單界面下,需要有我的姓名、信用卡賬戶,還有當時支付的交易信息。”但李先生翻查銀行的信用卡賬單卻發(fā)現(xiàn),在同一個賬單界面下根本無法做到同時出現(xiàn)上述三項信息,銀行客服人員告知李先生,為了避免泄露客戶個人信息,賬單上是不會出現(xiàn)信用卡號和客戶姓名的。“戴爾的后臺是有我當時的支付信息的,他們按照付款賬戶返還貨款就是了,現(xiàn)在卻非要我提供支付證明不可,這不是有意為難消費者嗎?”李先生氣憤地表示。
記者就李先生的遭遇咨詢戴爾中國公司,但至截稿時止,戴爾中國公司相關負責人仍未對上述事件做出回應。
律師稱訂單不成立戴爾應給消費者補償
對此,記者咨詢了法律界人士。廣東易春秋律師事務所的賈施平律師分析道:“上述事件的核心是雙方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合同法》中有規(guī)定,當合同存在重大誤解時,雙方可申請撤銷合同,但合同是否可以撤銷應該由法院來判定。”同時,《合同法》也規(guī)定無效合同中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賈施平認為這次事件是由于戴爾報錯價而引發(fā),戴爾存在過錯,應該對消費者作出適當?shù)难a償,“戴爾起碼應該給消費者支付貨款的利息”。
戴爾有心擺烏龍還是內部出了問題?
事實上,上述事件并不是戴爾第一次擺烏龍。上月25日,戴爾臺灣網站給多款顯示器直接打了7000元新臺幣(約1444元人民幣)的折扣,其中一款19英寸的液晶顯示器標價僅為500元新臺幣(約103元人民幣),引發(fā)26000名消費者瘋狂搶購了14萬臺顯示器。10天后的7月5日,戴爾臺灣網站再擺烏龍,將原價6.09萬元新臺幣(約12677元人民幣)的Latitude E4300型筆記本售價標成1.86萬元新臺幣(約合3870元人民幣),再次引發(fā)近10萬臺訂單。
在戴爾香港網站,上月末也曾出現(xiàn)了一次“小意外”。記者發(fā)現(xiàn)其一款DellStudio Desktop 臺式電腦的配置單中,標配的ATIRadeon HD 4670顯卡與選配的ATIRadeon HD 4850顯卡差價只有3港元,即消費者只要多加3港元,即可升級為差價500港元的顯卡。
對戴爾報價屢次出錯,有臺灣消費者懷疑戴爾是“有意而為之”,認為戴爾是在打“逆向廣告”,以烏龍價造成轟動效應,吸引大量用戶下訂單獲取用戶信息。不過,業(yè)內人士卻認為事情并不是這么簡單。深圳怡亞通市場總監(jiān)包文青向記者表示,近年來戴爾網站出現(xiàn)報錯價的情況比以前頻密很多,這是不尋常的情況。“有可能跟戴爾的渠道改革有關”,包文青分析道:“以前戴爾是單一的網上直銷,近年來開始學惠普、聯(lián)想等開辟渠道銷售,頻繁的價格錯誤顯示戴爾的后臺價格管理出了問題,兩種銷售渠道的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混亂。”他認為戴爾若要避免再報烏龍價,有必要將直銷與渠道銷售兩種價格管理體系拆分開來。(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yè)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首席運營官凱文特納(Kevin Turner) 周三表示,微軟今秋將開設一些專賣店,位置與蘋果專賣店相鄰。 特納說:我們今秋將開設一些專賣店,位置緊鄰蘋果專賣店。今年2月,微軟宣布將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擺烏龍報錯價事出蹊蹺 半年不發(fā)貨不退款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179.html